BNCC119060 | 见详情
BNCC121416 | 见详情
BNCC150950 | 见详情
BNCC232605 | 见详情
BNCC360378 | 见详情
BNCC381112 | 见详情
B26060-1g | 对照药材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
1ST2425-10mg | 见证书
R051937-25g | 超导K90
R051937-100g | 超导K90
BNCC390891 | 见详情
BNCC390807 | 见详情
BNCC386927 | 见详情
BNCC388764 | 见详情
BNCC390801 | 见详情
注意:该价格为平板价格,斜面加100元,菌液加150元
产品中文名称:黑管孔菌
产品英文名称:Bjerkandera adusta (Willd.) P. Karst.
参考用途:/
形态特性:小型丝状真菌,在综合 PDA 培养基上菌落明显,白色,菌丝密集旺盛,向平板边缘蔓延生长,培养基背面灰白色。
培养基:马铃薯浸粉:10.0g,葡萄糖:20.0g,KH2PO4:3.0g,MgSO4·7H2O:1.5g,硫胺素:0.008g,琼脂:15.0g,pH:6.0±0.2(25℃)
培养条件:25-28℃,5-7天,好氧
培养方法:①准备上述平板1-2块;②试管斜面表面消毒后,在安全柜中打开;③用无菌接种锄和接种铲切块(见附页),0.5×0.5cm2小正方形块;④将小正方形块平放至平板中心,琼脂表面上;⑤将平板正置于上述培养条件下培养,菌种长出即可使用。
存储形式:2-8℃
提供形式:斜面;菌液;平板
备注:‖寄主名称│松树‖采集地│吉林安图‖描述│子实体较小,一年生,无菌柄,软革质,以后变硬。菌盖直径2~7cm,厚0.1~0.6cm,半圆形,淡黄色、灰色到浅褐色,有绒毛,以后脱落,表面近光滑或稍有粗糙,环纹不明显、边缘薄,波浪形,变黑,下面无子实层。菌肉白色至灰色,软革质,干后脆,纤维状.很薄。菌管黑色,管孔面烟色,后变鼠灰色、孔口圆形近多角形,每毫米4~6个。担孢子无色.基部有尖凸,椭圆形,(3~4)μm×(1.8~2.8)μm云杉、桦树等伐桩、枯立木、倒木上覆瓦状排列或连成片。分布较广泛。报道有抗癌作用。引起木材产生白色腐朽。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黑管孔菌
手机版:黑管孔菌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2. DNA提取:CTAB法裂解后纯化;
3. PCR程序:95℃预变性5min,35循环(94℃ 30s, 55℃ 30s, 72℃ 1min),延伸72℃ 7min。
2. 实验废弃物需121℃高压灭菌30min后处理。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