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菌种 培养基 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BNCC340830 Buffered Sodium Chloride – Peptone Solution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250g/瓶 {{goodObj.date}} 北纳生物/BNCC {{item.norm}} 见详情 {{inventory}}
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介绍:

产品中文名称: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产品英文名称:Buffered Sodium Chloride – Peptone Solution
参考用途:用于样品制备的营养液
形态特性:/
培养基:蛋白胨 1.0 ,无水磷酸氢二钠 5.77,磷酸二氢钾 3.56,氯化钠 4.3,pH值7.0
培养条件:/
培养方法:称取本品14.63g,加热溶解于1000ml 纯化水中,分装三角瓶,121℃高压灭菌 15 分钟备用。
存储形式:室温、避光、干燥;有效期三年
提供形式:250g/瓶
备注:用法:称取本品 14.63g,加热溶解于1000ml 纯化水中,分装三角瓶,121℃高压灭菌 15 分钟备用。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手机版: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标准名称 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1101、1105、1106
标准号 ChP 2020 General Rule 1101/1105/1106
适用范围
明确规定了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在药品微生物限度检查中的应用场景,适用于口服制剂、外用制剂及原料药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包括需氧菌总数、霉菌酵母菌总数及控制菌检查的样品制备。
核心检测方法
1. 薄膜过滤法:使用孔径≤0.45μm滤膜过滤供试液
2. 培养基适用性检查:采用稀释中和法验证缓冲液的抑菌性消除能力
3. 微生物回收率:要求枯草芽孢杆菌等标准菌株的回收率≥70%
质控样品要求
1. 阳性对照:需同步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标准菌株的加标实验
2. 阴性对照:每批次应包含空白缓冲液的阴性对照试验
3. 菌悬液浓度:控制菌检查用菌悬液浓度应为10-100 CFU/mL
关键实验步骤
1. 供试液制备:样品与缓冲液按1:10比例混合均质化
2. 中和处理:对于含防腐剂样品需增加相应中和剂
3. 过滤操作:保持滤膜完整性并在15分钟内完成转移
4. 培养条件:需氧菌30-35℃培养3-5天,霉菌23-28℃培养5-7天
特别说明
1. 缓冲液有效期:开封后需在验证过的效期内使用(通常不超过24小时)
2. 温度敏感性:操作环境温度应控制在20-25℃范围内
3. 交叉污染防控:不同样品间需更换过滤装置并验证清洗效果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