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硅铁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硅铁

YSBC11601a-99/2002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100g {{goodObj.date}} 钢研纳克 {{item.norm}} 见证书 {{inventory}}
  • 硅铁

    GBW(E)010416 | 见证书

  • 铸铁

    YSBC11003-95 | 见证书

  • 铸铁

    YSBC11003b-95 | 见证书

  • 铸铁

    YSBC11004-95 | 见证书

  • 铸铁

    YSBC11005-95 | 见证书

  • 铸铁

    YSBC11006-95 | 见证书

  • ZAS-WM-75CST-27 | 1000 μg/g in 75 cSt Base oil

硅铁介绍:

产品组成:
编号CSiMnPSCrCuAlCa
YSBC11601a-99/20020.07373.750.260.0230.0030.0850.0311.140.34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硅铁

手机版:硅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GB/T 2272-2009 硅铁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2272-2009《硅铁》
适用范围 适用于炼钢和铸造作脱氧剂或合金元素加入剂用,硅含量30%-90%的硅铁合金产品
核心检测方法 1. 硅含量测定:钼蓝分光光度法(GB/T 4333.10)
2. 磷含量测定: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GB/T 4333.3)
3. 硫含量测定:红外吸收法(GB/T 4333.2)
检出限与定量限 • 磷:检出限0.002%,定量限0.005%
• 硫:检出限0.001%,定量限0.003%
• 铝:检出限0.05%,定量限0.10%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样品需插入2个有证标准物质
2. 标准物质浓度应覆盖待测元素含量范围
3. 精密度控制:重复测定RSD≤5%
关键实验步骤 1. 试样制备:破碎至粒径<0.125mm,105℃±5℃烘干1小时
2. 酸解处理:采用硝酸-氢氟酸混合体系溶解样品
3. 显色条件控制:钼蓝法需严格控制pH1.6±0.2
4. 仪器校准:分光光度计需预热30分钟并调零
特别说明 1. 硅铁易水解,制样过程需防潮
2. 氢氟酸处理需在通风橱中进行
3. 高含量硅(>70%)样品需增加助熔剂
4. 铬含量>0.5%时需进行干扰校正
GB/T 4333.3-2019 硅铁 磷含量的测定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4333.3-2019《硅铁 磷含量的测定 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适用范围 测定硅铁中0.005%-0.30%的磷含量,适用于各类硅铁合金
核心检测方法 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1. 试样硝酸溶解
2. 高锰酸钾氧化磷
3. 铋盐-钼酸铵显色体系
4. 700nm波长比色测定
检出限与定量限 • 方法检出限:0.001%
• 定量下限:0.005%
• 线性范围:0.005%-0.30%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次带标样平行:YSBC 28725-2018
2. 加标回收率:85%-110%
3. 空白值不超过0.003Abs
关键实验步骤 1. 酸解控制:硝酸-氢氟酸比例5:1
2. 显色时间:室温下显色15±1分钟
3. 比色皿选择:10mm石英比色皿
4. 干扰消除:加酒石酸掩蔽硅干扰
特别说明 1. 显色剂需现配现用
2. 砷含量>0.01%时需预还原处理
3. 温度影响显著,室温需控制在20-25℃
GB/T 4333.2-2019 硅铁 硫含量的测定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4333.2-2019《硅铁 硫含量的测定 红外吸收法》
适用范围 测定硅铁中0.005%-0.060%的硫含量,适用于高纯硅铁分析
核心检测方法 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法:
1. 试样在氧气流中燃烧
2. 硫转化为SO₂气体
3. 红外检测器测定SO₂特征吸收
检出限与定量限 • 仪器检出限:0.0003%
• 方法定量限:0.001%
• 最佳测定范围:0.005%-0.050%
质控样品要求 1. 使用硅铁专用标样:GBW(E)020171
2. 校准曲线R²≥0.999
3. 空白值≤0.0005%
关键实验步骤 1. 助熔剂配比:0.2g样品+0.5g纯铁+1.5g钨粒
2. 氧气流量控制:3.5L/min±0.2L
3. 分析时间设置:40秒燃烧+45秒检测
4. 坩埚预处理:1200℃灼烧4小时
特别说明 1. 环境湿度需控制在<60%RH
2. 每20次测定后需清扫燃烧管
3. 高硅样品需增加助熔剂用量
GB/T 4333.4-2019 硅铁 铝含量的测定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4333.4-2019《硅铁 铝含量的测定 EDTA滴定法》
适用范围 测定硅铁中0.50%-20.00%的铝含量,适用于各类硅铁合金
核心检测方法 EDTA络合滴定法:
1. 强碱分离铁锰等干扰元素
2. 氟化铵解蔽铝
3. EDTA标准溶液滴定
4. PAN指示剂终点判断
检出限与定量限 • 方法检出限:0.05%
• 定量下限:0.10%
• 适用范围:0.50%-20.00%
质控样品要求 1. 使用YSBC 28727-2018标样校准
2. 滴定液每月重新标定
3. 平行样偏差≤0.30%
关键实验步骤 1. 熔融处理:碳酸钠-硼酸混合熔剂比例2:1
2. pH控制:分离沉淀时pH6.0-6.5
3. 滴定温度:85-90℃热溶液滴定
4. 终点判定:紫红色→亮黄色转变
特别说明 1. 钛含量>0.5%时需校正干扰
2. 溶液转移需快速防硅胶析出
3. 指示剂配制后有效期7天
GB/T 4333.10-2019 硅铁 硅含量的测定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4333.10-2019《硅铁 硅含量的测定 钼蓝分光光度法》
适用范围 测定硅铁中30%-95%的硅含量,主含量测定方法
核心检测方法 1. 碱熔融分解试样
2. 钼酸铵形成硅钼黄杂多酸
3. 草酸消除磷砷干扰
4. 硫酸亚铁还原为钼蓝
5. 810nm比色测定
检出限与定量限 • 方法检出限:0.05%
• 定量下限:0.10%
• 精密度:RSD≤0.5%(硅>70%)
质控样品要求 1. 使用GBW 02201系列标样
2. 每批带质控样3个浓度点
3. 回收率要求:98%-102%
关键实验步骤 1. 熔融温度控制:650℃±10℃
2. 显色酸度:pH1.1-1.5
3. 显色时间:10分钟(25℃)
4. 比色时间:显色后30分钟内完成
特别说明 1. 高含量硅需二次稀释
2. 磷含量>0.05%时需校正
3. 比色皿需用氢氟酸定期清洗
GB/T 4333.1-2019 硅铁 碳含量的测定
<td style="padding: 10px; background-color<p>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4333.1-2019《硅铁 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吸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