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铁
-
铁
I434665-100g | puriss. p.a., ≥99.5%(RT), carbonyl-Iron powder, low in magnesium and manganese compounds
-
铁
I434862-1g | ≥99.5% metals basis, nanopowder,wet powder,25nm average particle size,iron content is about 16% - 19%
-
硅铁
T20835-1g | 99.9%(metalsbasis)
-
硅铁
T20835-25g | 99.9%(metalsbasis)
-
硅铁
T20835-5g | 99.9%(metalsbasis)
-
金丝99.999%
NCS157 | 见证书
-
替卡西林二钠标准品/WYJLBZ-0004
BWJ6182-2016 | 96.8%
-
土壤中锂分析质控样品
NCS192129 | 见证书
-
土壤中苯胺、联苯胺分析质控样品
NCS192125 | 见证书
-
土壤中亚硝酸盐氮分析质控样品
NCS192098 | 见证书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硅铁
手机版:硅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2. 磷含量测定: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GB/T 4333.3)
3. 硫含量测定:红外吸收法(GB/T 4333.2)
• 硫:检出限0.001%,定量限0.003%
• 铝:检出限0.05%,定量限0.10%
2. 标准物质浓度应覆盖待测元素含量范围
3. 精密度控制:重复测定RSD≤5%
2. 酸解处理:采用硝酸-氢氟酸混合体系溶解样品
3. 显色条件控制:钼蓝法需严格控制pH1.6±0.2
4. 仪器校准:分光光度计需预热30分钟并调零
2. 氢氟酸处理需在通风橱中进行
3. 高含量硅(>70%)样品需增加助熔剂
4. 铬含量>0.5%时需进行干扰校正
1. 试样硝酸溶解
2. 高锰酸钾氧化磷
3. 铋盐-钼酸铵显色体系
4. 700nm波长比色测定
• 定量下限:0.005%
• 线性范围:0.005%-0.30%
2. 加标回收率:85%-110%
3. 空白值不超过0.003Abs
2. 显色时间:室温下显色15±1分钟
3. 比色皿选择:10mm石英比色皿
4. 干扰消除:加酒石酸掩蔽硅干扰
2. 砷含量>0.01%时需预还原处理
3. 温度影响显著,室温需控制在20-25℃
1. 试样在氧气流中燃烧
2. 硫转化为SO₂气体
3. 红外检测器测定SO₂特征吸收
• 方法定量限:0.001%
• 最佳测定范围:0.005%-0.050%
2. 校准曲线R²≥0.999
3. 空白值≤0.0005%
2. 氧气流量控制:3.5L/min±0.2L
3. 分析时间设置:40秒燃烧+45秒检测
4. 坩埚预处理:1200℃灼烧4小时
2. 每20次测定后需清扫燃烧管
3. 高硅样品需增加助熔剂用量
1. 强碱分离铁锰等干扰元素
2. 氟化铵解蔽铝
3. EDTA标准溶液滴定
4. PAN指示剂终点判断
• 定量下限:0.10%
• 适用范围:0.50%-20.00%
2. 滴定液每月重新标定
3. 平行样偏差≤0.30%
2. pH控制:分离沉淀时pH6.0-6.5
3. 滴定温度:85-90℃热溶液滴定
4. 终点判定:紫红色→亮黄色转变
2. 溶液转移需快速防硅胶析出
3. 指示剂配制后有效期7天
2. 钼酸铵形成硅钼黄杂多酸
3. 草酸消除磷砷干扰
4. 硫酸亚铁还原为钼蓝
5. 810nm比色测定
• 定量下限:0.10%
• 精密度:RSD≤0.5%(硅>70%)
2. 每批带质控样3个浓度点
3. 回收率要求:98%-102%
2. 显色酸度:pH1.1-1.5
3. 显色时间:10分钟(25℃)
4. 比色时间:显色后30分钟内完成
2. 磷含量>0.05%时需校正
3. 比色皿需用氢氟酸定期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