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基质类 单标 焦炭标准样品
焦炭标准样品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焦炭标准样品

NCS110003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50g {{goodObj.date}} 钢研纳克 {{item.norm}} 见证书 {{inventory}}
焦炭标准样品介绍:

产品组成:
编号St,dAdVdQgr,d热值MJ/kg氧化钛氧化锌全硫St,d(%)
NCS1100030.712.411.5528.9328.930.0150.150.00170.30.7
编号灰分Ad(%)挥发分Vd(%)热值Qgr,d(MJ/kg)磷Pd(%)氧化钛TiO2(%)氧化锌ZnO(%)氢Hd(%)TiOZnOPd
NCS11000312.411.5528.930.0150.150.00170.30.150.00170.015
编号灰分挥发分全硫
NCS11000312.411.550.7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焦炭标准样品

手机版:焦炭标准样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GB/T 2001-2013 焦炭工业分析测定方法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2001-2013《焦炭工业分析测定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冶金焦炭、铸造焦炭等固体燃料的工业分析,包括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的测定
核心检测方法 1. 水分测定:105-110℃干燥失重法
2. 灰分测定:815±10℃高温灼烧法
3. 挥发分测定:900±10℃隔绝空气加热法
4. 固定碳计算:差减法计算
检出限与定量限 • 水分:检出限0.10%,定量限0.30%
• 灰分:检出限0.15%,定量限0.50%
• 挥发分:检出限0.20%,定量限0.60%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样品需插入2个有证焦炭标准物质
2. 标准物质检测结果应在证书允差范围内
3. 平行样相对偏差:水分≤10%,灰分≤5%,挥发分≤8%
关键实验步骤 1. 试样制备:粉碎至<0.2mm,105℃预干燥
2. 灰分测试:马弗炉从室温升至815℃需45±10min
3. 挥发分测试:坩埚放入900℃马弗炉后3min内恢复900±10℃
4. 冷却要求:使用干燥器冷却至室温(30±5min)
特别说明 • 水分测定需进行空气干燥基校正
• 灰分测定中FeS₂含量>2%时需进行特殊处理
• 高温设备需符合GB/T 483要求
焦炭全硫含量的测定方法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2288-2008《焦炭全硫含量的测定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焦炭中全硫含量的测定,包括艾士卡法、高温燃烧中和法和红外光谱法
核心检测方法 1. 艾士卡法:经典化学法(仲裁方法)
2. 高温燃烧中和法:1350℃管式炉燃烧
3. 红外光谱法:高频感应炉燃烧红外吸收
检出限与定量限 • 艾士卡法:定量限0.01%
• 高温燃烧法:检出限0.002%,定量限0.005%
• 红外光谱法:检出限0.0005%,定量限0.001%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20个样品插入1个硫标准物质
2. 标准物质硫含量需覆盖测试范围
3. 连续测试RSD≤3%(硫含量>0.5%时)
关键实验步骤 1. 艾士卡法:试样与艾士卡试剂混合后分段升温至800℃
2. 高温燃烧法:氧气流速控制300mL/min±10%
3. 红外法:燃烧温度需>1450℃且维持120s
4. 空白实验:每批次需进行试剂空白测定
特别说明 • 仲裁检验必须使用艾士卡法
• 红外法需定期校准热传导检测器
• 含氟样品需采用特殊吸收剂
焦炭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1997-2008《焦炭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适用范围 适用于焦炭的采样、制样及水分试样制备,包括运输皮带、车厢、货船等采样场景
核心检测方法 1. 系统采样法:时间/质量等间隔采样
2. 分层随机采样:车厢/货船分层采样
3. 试样制备:四级破碎(25mm→13mm→6mm→3mm)
4. 二分器缩分法:至少8次以上交替给料
质控样品要求 1. 采样精密度验证:每季度进行1次
2. 制样偏差测试:缩分方差≤0.05
3. 水分试样需在采样后4h内完成制备
关键实验步骤 1. 最小采样量计算:根据批量和最大粒度确定
2. 水分试样保存:密封容器充氮保护
3. 破碎要求:逐级破碎,禁止过度粉碎
4. 缩分设备:二分器开口宽度≥试样3倍粒径
特别说明 • 当水分>7%时需采用特殊制样程序
• 试样容器标签需包含采样时间/地点/人员
• 试样保存期:一般分析试样3个月,水分试样2周
GB/T 4000-2017 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方法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4000-2017《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测定焦炭与CO₂的反应性能及反应后强度,评估高炉用焦炭的热态性能
核心检测方法 1. 反应性(CRI):1100℃下CO₂与焦炭反应2h的质量损失率
2. 反应后强度(CSR):反应后焦炭在I型转鼓中的耐磨强度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测试插入2个CRM焦炭标准物质
2. CRI标准值允差:±1.5%,CSR±2.0%
3. 空白反应器每月进行泄漏测试
关键实验步骤 1. 试样制备:23-25mm粒级焦炭200g
2. 温度控制:反应段1100±3℃恒温区≥150mm
3. 气体流量:CO₂流速5.0±0.5L/min
4. 转鼓测试:600转(20r/min×30min)后>10mm占比
特别说明 • 反应管需使用高纯刚玉材质
• 升温程序:室温→1100℃需60±5min
• 湿度控制:环境相对湿度必须<65%
• 结果校正:需进行空白试验校正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