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中氧、氮成分分析质控样品
-
纯铁成分分析质控样品
NCS201191 | 见证书
-
钢中氧、氮成分分析质控样品
NCS201192 | 见证书
-
钢中氧、氮、氢成分分析质控样品
NCS201194 | 见证书
-
萤石成分分析质控样品
NCS201119 | 见证书
-
土壤中全氮分析质控样品
NCS191792 | 见证书
-
土壤中氨氮分析质控样品
NCS191962 | 见证书
-
水中铜分析质控样品
NCSRT-0025 | 0.62mg/L
-
钢中氧氮
YSBC11935-2010 | 见证书
-
钢中氧、氮成分分析质控样品
NCS201192 | 见证书
-
铜中氧成分分析质控样品
NCS203040 | 见证书
-
钢中氧氮成分分析质控样品
NCS205051 | 见证书
-
钢中氧氮成分分析质控样品
NCS205052 | 见证书
-
金丝99.999%
NCS157 | 见证书
-
替卡西林二钠标准品/WYJLBZ-0004
BWJ6182-2016 | 96.8%
-
土壤中锂分析质控样品
NCS192129 | 见证书
-
土壤中苯胺、联苯胺分析质控样品
NCS192125 | 见证书
-
土壤中亚硝酸盐氮分析质控样品
NCS192098 | 见证书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钢中氧、氮成分分析质控样品
手机版:钢中氧、氮成分分析质控样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1. 样品在石墨坩埚中高温熔融(>2500℃)
2. 释放的氮气由氦载气输送至热导检测器
3. 通过热导率变化定量测定氮含量
4. 使用标准物质建立校准曲线进行定量分析
定量限(LOQ):0.002%(20ppm)
当氮含量≤0.01%时允许差为0.001%,>0.01%时相对偏差≤10%
2. 基体匹配:碳钢/合金钢/不锈钢等需对应基体
3. 氮含量覆盖测试范围(低/中/高浓度)
4. 均匀性要求:粒度≤5mm时RSD<2%
5. 每批测试至少插入2个浓度水平的质控样
2. 仪器校准:使用3个不同氮含量的标准物质校准
3. 空白校正:测定系统空白值并扣除
4. 分析程序:称量100±20mg样品→投入脱气后的石墨坩埚→加热熔融(3000℃)→氦气载带→热导检测
5. 结果计算:通过校准曲线计算氮含量
2. 含钛、锆等氮化物形成元素时需延长熔融时间
3. 水分干扰:样品需预先干燥(50℃烘2h)
4. 仪器需每4小时用质控样验证稳定性
1. 样品在脉冲加热炉中熔融(>2000℃)
2. 释放的CO由氩载气输送至红外检测池
3. 通过CO在4.7μm波长的红外吸收定量
4. 根据CO→CO₂转化关系计算氧含量
定量限(LOQ):0.0005%(5ppm)
当氧含量≤0.002%时允许差为0.0003%,>0.002%时相对偏差≤15%
2. 基体匹配:需与待测样品合金类型一致
3. 氧含量梯度:至少包含低(5ppm)、中(20ppm)、高(50ppm)三水平
4. 样品状态:块状样品需标明取样位置
2. 仪器准备:检测系统气密性,净化载气(纯度≥99.999%)
3. 分析流程:称量500±50mg样品→放入镍篮→投入高温炉(2300℃)→熔融释放CO→红外检测
4. 空白控制:每10个样品测定1次系统空白
5. 结果校正:通过标准物质校准曲线定量
2. 含铅、锡等易挥发元素时需降低加热功率
3. 使用镍助熔剂时需扣除镍篮空白(≤0.0003%)
4. 每样品至少平行测定3次,取平均值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