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QC-15-01霉菌和酵母计数质控样品
-
FTQC-02-01菌落总数质控样品
CICC B0012 | 104CFU/mL~105CFU/mL
-
FTQC-15-01霉菌和酵母计数质控样品
CICC B0262 | 霉酵总数103~104CFU/mLCFU/mL、霉菌102~104CFU/mL、酵母102~104CFU/mL
-
FTQC-35-01乳酸菌计数质控样品
CICC B0321 |
-
FTQC-75-01菌落总数质控样品
CICC B0421 | 102~104CFU/mL
-
细菌总数质控样品
CICC B0551 | 102~103CFU/25cm2
-
FTQC-15-01霉菌和酵母计数质控样品
CICC B0832 | 霉酵总数102~103CFU/mLCFU/mL、霉菌10~5000 CFU/mL、酵母霉菌10~1000 CFU/mL
-
G-1
G-053001 | 见证书
-
JJF-001菌落总数标准样品
CICC B1082 | 30~300CFU/0.1mL
-
50094-PQA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定量标准菌株
CICC C1085 | 110~1100 CFU/支
-
98001-PQA白色念珠菌定量标准菌株
CICC C1075 | 110~1100 CFU/支
-
98003-PQA黑曲霉定量标准菌株
CICC C1065 | 110~1100 CFU/支
-
64941-PQA生孢梭菌定量标准菌株
CICC C1055 | 110~1100 CFU/支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食品中霉菌和酵母的计数检测,包括但不限于加工食品、原料及半成品[4][5]。
核心检测方法
采用平板计数法:
1. 样品均质后稀释,接种于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或孟加拉红琼脂培养基。
2. 28℃±1℃培养5-7天,观察典型菌落并进行计数[1][5]。
检出限与定量限
检出限为10 CFU/g(或mL),定量范围为10-10³ CFU/g(或mL),具体依样品基质调整[4]。
质控样品要求
质控样品需满足:
- 冻干粉形式,有效期内稳定性符合要求;
- 霉菌和酵母总数定量标准值为10³ CFU/mL,霉菌与酵母分别占比明确;
- 实验前需按标准方法复苏并验证活性[4]。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制备:无菌均质,梯度稀释;
2. 培养基选择:优先使用孟加拉红琼脂抑制细菌干扰;
3. 培养条件:28℃±1℃避光培养,每日观察菌落生长;
4. 结果计算:选择30-150 CFU的平板进行统计[1][5]。
特别说明
- 实验需在生物安全柜中进行,避免环境污染;
- 若样品含防腐剂,需增加中和剂或延长稀释梯度;
- 菌落形态不典型时需结合显微镜镜检确认[1][4]。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