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QC-15-01霉菌和酵母计数质控样品
-
FTQC-02-01菌落总数质控样品
CICC B0012 | 104CFU/mL~105CFU/mL
-
FTQC-05-01志贺氏菌质控样品
CICC B0112 | 阳性
-
FTQC-15-01霉菌和酵母计数质控样品
CICC B0261 |
-
FTQC-35-01乳酸菌计数质控样品
CICC B0321 |
-
FTQC-75-01菌落总数质控样品
CICC B0421 | 102~104CFU/mL
-
FTQC-15-01霉菌和酵母计数质控样品
CICC B0832 | 霉酵总数102~103CFU/mLCFU/mL、霉菌10~5000 CFU/mL、酵母霉菌10~1000 CFU/mL
-
G-1
G-053001 | 见证书
-
JJF-001菌落总数标准样品
CICC B1082 | 30~300CFU/0.1mL
-
50094-PQA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定量标准菌株
CICC C1085 | 110~1100 CFU/支
-
98001-PQA白色念珠菌定量标准菌株
CICC C1075 | 110~1100 CFU/支
-
98003-PQA黑曲霉定量标准菌株
CICC C1065 | 110~1100 CFU/支
-
64941-PQA生孢梭菌定量标准菌株
CICC C1055 | 110~1100 CFU/支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2. 接种方法:倾注法或涂布法,稀释样品后接种于培养基表面。
3. 培养条件:28℃±1℃恒温培养5天,观察典型菌落形态进行计数[5]。
2. 定量限:适用于菌落数在10-150 CFU/平板范围内的样品,超出范围需调整稀释梯度重新测定[5]。
2. 稳定性:在-20℃以下保存,使用时需快速解冻并充分混匀。
3. 结果验证:每批次检测需同步使用质控样品,结果应在标定值的±0.5 log范围内[5]。
2. 梯度稀释:采用10倍系列稀释法,选择2-3个适宜梯度进行接种。
3. 菌落鉴别:霉菌呈绒毛状或絮状,酵母菌为光滑凸起菌落,需显微镜确认形态[5]。
2. 结果报告:需注明培养温度、时间及培养基类型,结果以CFU/g(或mL)表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5]。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