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M运送培养基管(病毒采样管)(配单拭子)(3.5ml)/用于对流感、手口足感等流行性疾病的检测采样(配套采样植绒拭子1支;配套生物安全袋1个)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国药典)/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增菌培养
HB0253-71 | 见证书
-
冻干兔血浆/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浆凝固酶试验(GB、SN标准)
HB4117-4 | 见证书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琼脂(含氯霉素)(EP标准)/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分离培养
HB8407-2 | 见证书
【产品名称】 VTM运送培养基
【包装规格】 3.5mL/支
【包装方式】塑料管装3.5ml,单支独立包装,更防漏,免污染
【预期用途】
用于临床采集样本的转运保存。不用于微生物鉴别和药敏试验。
【检验原理】
Hank’s平衡盐构建中性环境;牛血清白蛋白做为蛋白质稳定剂与Hank’s平衡盐一起增加病毒的生存时间和感染稳定性;抗生素具有广谱抗菌的作用;苯酚红为酸碱指示剂,变色区域pH值6.6(黄)~8.0(红),在pH值7.2~7.4时呈红色。
【主要组成成份】
Hank’s平衡盐、苯酚红、牛血清白蛋白、庆大霉素、多粘菌素B、冷冻保护剂等。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储存条件:5-25℃ 有效期:12个月
【样本要求】
标本采集后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运送至对应的实验室,保存温度为2-8℃;如未能48h内送至实验室的,应当置-70℃或以下保存,并保证采集的标本1周内送到对应的实验室。标本应当避免反复冻融。
【使用方法】
1.根据采样需求,用采样拭子采集样本。
2.将采集样本之后的采样拭子放置到无菌采样管中。
3.在采样拭子杆的易折断截点处折断拭子,弃去尾部。
4.拧紧无菌采样管盖子。
5.在无菌采样管的标签上按需求标注信息。
6.标本采集后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运送至对应的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保存温度为2-8℃;如未能48h内送至实验室的,应当置-70℃或以下保存,并保证采集的标本1周内送到对应的网络实验室。标本应当避免反复冻融。
7.具体的采样方法可参考以下几种:
1)咽拭子标本:用专用采样拭子,适度用力拭抹咽后壁和两侧扁桃体部位,应避免触及舌部;迅速将拭子头浸入采样液中,在采样拭子杆的易折断截点处折断拭子,弃去尾部。(适用本产品采样)
2)鼻拭子标本:用专用采样拭子,将拭子头轻轻插入鼻道内鼻腭处,停留片刻后缓慢转动退出;迅速将拭子头浸入采样液中,在采样拭子杆的易折断截点处折断拭子,弃去尾部。(适用本产品采样)
本产品仅用于病毒样本的运送、保存。
【产品性能指标】
外观:管内采样液为红色、透明、无沉淀液体;
pH值: 25℃储存时pH值为7.2~7.4;
装量:不低于标示量;
稳定性:产品超过有效期一个月内应保持各种性状的稳定。
【注意事项】
1.禁止将采样液直接接触被采集人员。
2.禁止先用采样液浸润拭子后采样。
3.本产品为一次性产品,仅用于临床采集病毒标本的采集、运送和保存,超出预期用途不得使用。
4.产品过有效期或者产品包装破损不得使用。
5.采集病毒标本时应由专业人员严格按照采样程序进行;标本进行检测时,应在符合安全级别的实验室进行操作。
6.标本采集后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运送至对应的实验室,保存温度为2~8℃;如未能48h内送至实验室的,应当置-70℃或以下保存,并保证采集的标本1周内送到对应的实验室。标本应当避免反复冻融。
【参考文献】
1.全国流感监测方案(2017年版)
2.WHO全球流感网络监测方案
3.手足口病标本采集及检测技术方案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青岛高科技工业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注册地址:青岛市高科技工业园香港东路268号
生产地址:青岛市高新区锦汇路1号7号楼甲101户
邮政编码:266100
电话号码:0532-81935226
传真号码:0532-81935080
网 址:www.hopebiol.com
【产品备案凭证编号】 鲁青械备20180013号
【生产备案凭证编号】 鲁青食药监械生产备20150002号
【说明书批准及修改日期】 2018年10月19日
VTM运送培养基(病毒采样管)原理及特点介绍:
新型冠状病毒标本采集-咽拭子标本采集视频:
鼻拭子与咽拭子两种取样方法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筛检中的比较研究: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VS抗体检测
VTM运送培养基(病毒采样管)微生物灵敏度试验:
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36±1℃需氧培养18-24小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GB 19489《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相关条款
适用于病毒采样管在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样本运输及保存环节的操作规范,涵盖样本采集、包装、运输全流程的生物安全管理要求。
明确病毒样本的三级包装系统要求,包括主容器防泄漏密封性验证、吸附材料配置规范,以及运输容器的抗压性能测试方法。
运输培养基需通过无菌试验验证,每批次应进行pH值稳定性测试(7.2-7.4)及抗生素有效性验证。
规定采样拭子折断后浸入保存液比例应≥80%,样本保存液容量误差控制在±10%范围内,运输温度需实时记录并符合2-8℃冷链要求。
高致病性样本运输需使用UN2814认证包装系统,保存液含胍盐成分时应明确标注灭活类型,冻存样本需标注允许冻融次数。
WS/T 684《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相关条款
针对呼吸道病毒采样管的特殊要求,明确鼻咽/口咽拭子采集深度、保存液病毒存活时间(2-8℃≤72小时)及冻存温度阈值。
规定采样管应通过核酸保护剂有效性验证,采用实时荧光RT-PCR法检测病毒RNA完整性,CT值偏差需≤2个循环。
保存液中病毒载量≥500 copies/mL时应被有效检出,病毒回收率需≥85%,溶血/脂血样本需进行干扰验证。
样本震荡混匀时间应≥30秒,分装体积误差需<5%,重复冻融不得超过3次,运输温度波动记录间隔≤2小时。
SN/T 1485《病毒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相关条款
规范病毒采样管在细胞培养分离方法中的应用,要求保存液不得含有抑制细胞生长的成分,pH缓冲范围7.0-7.6。
每批次需进行细胞毒性试验,Vero细胞存活率应≥95%,病毒分离阳性对照需包含至少3种代表性毒株。
含抗生素的保存液需标注具体种类及浓度,使用胎牛血清作为保护剂时应注明来源及灭活处理方式。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