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基质类 混标 中高温黏度标准物质
中高温黏度标准物质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中高温黏度标准物质

GBW13673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 {{goodObj.date}} 中国计量院 {{item.norm}} 见证书 {{inventory}}
中高温黏度标准物质介绍:


特征形态:液态
定值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定级证书量值信息:
标准值相对不确定度(%)单位CAS备注
运动黏度 温度(℃)201499.90.36标准值(mm2/s)
运动黏度 温度(℃)25993.240.36标准值(mm2/s)
运动黏度 温度(℃)30610.330.36标准值(mm2/s)
运动黏度 温度(℃)40336.210.31标准值(mm2/s)
运动黏度 温度(℃)50182.250.31标准值(mm2/s)
运动黏度 温度(℃)60136.510.31标准值(mm2/s)
运动黏度 温度(℃)8045.7010.28标准值(mm2/s)
运动黏度 温度(℃)10022.6530.28标准值(mm2/s)
动力黏度 温度(℃)201321.50.36标准值(mPa·s)
动力黏度 温度(℃)25865.160.36标准值(mPa·s)
动力黏度 温度(℃)30526.230.36标准值(mPa·s)
动力黏度 温度(℃)40285.420.31标准值(mPa·s)
动力黏度 温度(℃)50152.980.31标准值(mPa·s)
动力黏度 温度(℃)60113.660.31标准值(mPa·s)
动力黏度 温度(℃)8036.4480.28标准值(mPa·s)
动力黏度 温度(℃)10017.8960.28标准值(mPa·s)

应用领域:能源类/石油产品
研制单位名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辽宁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中高温黏度标准物质

手机版:中高温黏度标准物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黏度测量方法》
标准名称 GB/T 10247-2008《黏度测量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50℃至300℃范围内牛顿流体黏度的测定,包括润滑油、高分子材料及工业中间体。
核心检测方法 旋转黏度计法、毛细管黏度计法,需在恒温条件下进行动态黏度测量。
检出限与定量限 旋转法:检出限0.1 mPa·s,定量限0.5 mPa·s;毛细管法:检出限0.05 mPa·s,定量限0.2 mPa·s。
质控样品要求 需使用经认证的黏度标准液(如硅油类)进行仪器校准,偏差需小于±2%。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恒温处理至目标温度±0.1℃;
2. 仪器预热30分钟;
3. 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特别说明 高温测量时需防止样品氧化,建议使用惰性气体保护;毛细管法需定期清洗避免堵塞。
SH/T 0751-2005《高温润滑油运动黏度测定法》
标准名称 SH/T 0751-2005《高温润滑油运动黏度测定法》
适用范围 专用于100℃~350℃高温润滑油运动黏度的测定,涵盖航空液压油、齿轮油等。
核心检测方法 高温重力毛细管法,采用自动黏度计记录流动时间计算黏度值。
检出限与定量限 检出限为0.3 mm²/s,定量限为1.0 mm²/s,允许重复性误差≤1.5%。
质控样品要求 需包含高、中、低三种黏度值的标准油,每批样品测试前后均需校准。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脱气处理;
2. 设定温度梯度升温程序;
3. 数据自动采集并修正温度漂移。
特别说明 需使用耐高温石英毛细管,避免金属离子污染;测试后需立即清洗防止积碳。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