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
-
金丝99.999%
NCS157 | 见证书
-
替卡西林二钠标准品/WYJLBZ-0004
BWJ6182-2016 | 96.8%
-
土壤中锂分析质控样品
NCS192129 | 见证书
-
土壤中苯胺、联苯胺分析质控样品
NCS192125 | 见证书
-
土壤中亚硝酸盐氮分析质控样品
NCS192098 | 见证书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铸铁
手机版:铸铁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GB/T 9439-2010《灰铸铁件》
适用于砂型或导热性与砂型相当的铸型中铸造的灰铸铁件,规定了HT100至HT350共六个牌号的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及检测要求。
1. 拉伸试验(GB/T 228.1)测定抗拉强度
2. 硬度试验(GB/T 231.1)测定布氏硬度
3. 光谱法或化学分析法测定C、Si、Mn等元素含量
1. 拉伸强度检测灵敏度:±10MPa
2. 元素分析检出限:C(0.01%)、Si(0.05%)、Mn(0.01%)
3. 硬度测试允许偏差:±10HBW
1. 单铸试块尺寸:直径30mm,长度120mm
2. 附铸试块厚度需匹配铸件主要壁厚
3. 试块与铸件需同炉浇注并同步冷却
4. 每批次至少保留2个试块备查
1. 试块加工:去除表面3mm氧化层
2. 拉伸试样制备:直径14mm,标距70mm
3. 加载速率控制:应力增加率≤10MPa/s
4. 断口检查:记录断裂位置与形态
1. 当铸件壁厚>20mm时需进行硬度修正
2. 允许使用热处理方法改善切削性能
3. 批量生产时需每10件或每2小时检测1次
GB/T 7216-2009《灰铸铁金相检验》
规定了灰铸铁中石墨分布形态、珠光体数量、碳化物及磷共晶等显微组织的评级方法,适用于各类灰铸铁件的质量评价。
1. 光学显微镜法(100×/200×)
2. 图像分析法
3. 按标准图谱对照评级(共6个评级项目)
1. 石墨长度分辨率:0.01mm
2. 珠光体含量检测精度:±5%
3. 碳化物最小检出尺寸:5μm
1. 取样位置:铸件关键受力区域
2. 试样尺寸:15×15×10mm
3. 需包含典型铸造表面
4. 每炉次至少3个不同位置样品
1. 样品研磨:SiC砂纸逐级抛光至Ra≤0.1μm
2. 腐蚀剂:4%硝酸酒精溶液(浸蚀5-10s)
3. 视场选择:至少观察5个非边缘视场
4. 按最差区域原则评级
1. 石墨形态A型为最优,D/E型需记录
2. 珠光体含量<90%时应分析铁素体成因
3. 碳化物数量>1%时判定为不合格
GB/T 9441-2009《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适用于评定球墨铸铁中石墨球化率、球化等级、珠光体及铁素体含量等显微组织特征,涵盖QT400至QT900系列牌号。
1. 未腐蚀态观察石墨形态(100×)
2. 腐蚀态观察基体组织(200×/500×)
3. 按球化分级图进行对照评级
1. 球化率分级精度:Ⅰ级(≥95%)至Ⅵ级(<60%)
2. 石墨球径分级:3μm-100μm(6个级别)
3. 珠光体含量误差:±3%
1. 取样避开冷铁激冷区域
2. 试样厚度:12±2mm
3. 需包含1/4截面位置
4. 每批次同包铁水取3组试样
1. 石墨观察:不腐蚀状态下计数100个石墨球
2. 基体组织:2%硝酸酒精腐蚀
3. 球化率计算:球形石墨数量占比
4. 记录最大石墨球尺寸
1. 球化率低于Ⅳ级判定不合格
2. 蠕虫状石墨>10%需备注
3. 重要件需检测碳化物弥散度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