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碳钢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碳钢

GSBH40084-93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150g {{goodObj.date}} 钢研纳克 {{item.norm}} 见证书 {{inventory}}
碳钢介绍: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GB/T 4336-201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中碳、硅、锰、磷、硫等15种元素的定量分析,元素含量范围:C≤1.2%,Si≤5%,Mn≤20%,P≤0.1%,S≤0.1%
核心检测方法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Spark-OES),通过电极产生高温等离子体激发样品原子,测量特征谱线强度进行定量分析
检出限与定量限
C:3μg/g(检出限),10μg/g(定量限)
S:2μg/g(检出限),7μg/g(定量限)
Mn:5μg/g(检出限),20μg/g(定量限)
质控样品要求
• 使用至少2个有证标准物质(CRM)
• 待测元素含量覆盖预期浓度范围
• 样品需经磨床处理,表面粗糙度Ra≤3.2μm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表面预处理:使用砂轮机或铣床制备平整光洁表面
2. 激发室准备:氩气纯度≥99.999%,流量12-15L/min
3. 仪器校准:采用基体匹配的标准物质建立校准曲线
4. 火花激发:预燃时间15-30秒,曝光时间5-10秒
特别说明 样品需完全覆盖激发孔径,避免边缘效应;分析高硫钢时需采用专用狭缝;每4小时需用标准化样品校正仪器漂移
GB/T 228.1-202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碳钢、合金钢等金属材料在室温(10℃~35℃)下的力学性能测定,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等指标
核心检测方法 轴向拉伸试验法,通过万能材料试验机对标准试样施加单向拉伸载荷直至断裂
试样要求
• 比例试样:原始标距L₀=5.65√S₀(S₀为原始横截面积)
• 非比例试样:L₀≥15mm
• 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Ra≤1.6μm
质控要求
• 试验机精度:力值误差≤±1%,引伸计精度等级≤1级
• 应变速率控制:屈服阶段0.00025~0.0025s⁻¹,塑性阶段<0.008s⁻¹
关键实验步骤
1. 试样尺寸测量:精确至±0.5%(厚度≤0.5mm时±0.002mm)
2. 装夹对中:试样轴线与受力轴线偏差≤5%
3. 屈服强度测定:采用非比例延伸强度Rp0.2或上/下屈服强度
4. 断后测量:断裂后拼接测量标距,精度±0.25mm
特别说明 试验温度超过23±5℃需记录实际温度;试样出现颈缩后应降低应变速率;脆性材料需加装防护装置
GB/T 231.1-2018 金属材料 布氏硬度试验 第1部分: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碳钢、铸铁等金属材料布氏硬度检测,硬度范围:HBW10~650
核心检测方法 静载压入法,使用硬质合金球压头(直径2.5/5/10mm)施加规定载荷,测量压痕直径计算硬度值
载荷选择
• 低碳钢:30D²(D为压头直径)
• 中高碳钢:10D²~15D²
• 保持时间:10~15秒
质控要求
• 压头公差:直径偏差≤±0.5%,粗糙度Ra≤0.1μm
• 硬度块校准:每班次用标准硬度块验证,误差≤±3%
关键实验步骤
1. 试样制备:厚度≥压痕深度的8倍,表面粗糙度Ra≤1.6μm
2. 压痕间距:相邻压痕中心距≥3倍压痕直径
3. 加载控制:加载速率0.5~1.5mm/min
4. 压痕测量:使用光学显微镜测量,精度±0.5%
特别说明 曲面试样需修正测试结果;压痕直径应在0.24D~0.6D之间;测试淬火钢时需选用小直径压头
钢铁 总碳硫含量的测定 高频感应炉燃烧后红外吸收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碳钢中0.001%~10%碳含量及0.0005%~0.5%硫含量的精确测定
核心检测方法 高频感应燃烧-红外吸收法,样品在氧气流中高温燃烧,CO₂和SO₂气体分别通过红外检测器
检出限
C:0.5μg/g(绝对检出限)
S:0.3μg/g(绝对检出限)
助熔剂要求
• 低碳钢:0.5g纯铁+1.5g钨粒
• 高碳钢:0.3g纯铁+1.0g锡粒+1.2g钨粒
• 空白值:C≤0.001%,S≤0.0005%
关键实验步骤
1. 坩埚预处理:马弗炉1000℃灼烧4小时
2. 称样量:碳含量0.1%以下称1.0g,0.1%~1%称0.5g
3. 燃烧条件:氧气流量3.0L/min,分析时间40秒
4. 校准曲线:用NIST系列标准物质建立
特别说明 样品需完全干燥;含铅、锌等易挥发元素需添加抑制剂;每20次测试需清理除尘滤网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