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碳钢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碳钢

YSBC11124-99(237-2)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150g/瓶 {{goodObj.date}} 钢研纳克 {{item.norm}} 见证书 {{inventory}}
碳钢介绍:

产品组成:
编号CSiMnPSCrNiCu
YSBC11124-99(237-2)0.190.160.630.0560.0670.0220.0230.028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碳钢

手机版:碳钢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GB/T 4336-201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中碳、硅、锰、磷、硫等15种元素的定量分析,检测范围覆盖碳钢主要成分
核心检测方法 采用火花放电激发试样产生原子发射光谱,通过分光系统测量特征谱线强度,对比标准样品建立校准曲线
检出限与定量限 碳元素检出限0.001%,定量限0.003%;硫元素检出限0.0005%,定量限0.0015%(具体限值随仪器性能变化)
质控样品要求 1. 需使用至少3个国家标准物质
2. 待测元素含量应覆盖预期检测范围
3. 化学组成和冶金工艺需与待测样品匹配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表面研磨处理(Ra≤3μm)
2. 光谱仪预热稳定≥1小时
3. 预燃时间设置15-20秒
4. 积分时间设置5-10秒
5. 每个样品至少测定3次取平均值
特别说明 1. 样品厚度需≥3mm避免热变形
2. 检测前需用高纯氩气冲洗激发室≥15秒
3. 当碳含量<0.01%时需采用真空光谱仪
GB/T 228.1-202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碳钢棒材、板材、管材等产品的室温拉伸性能测试,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等关键力学指标
核心检测方法 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标准试样施加轴向拉伸力,通过力值传感器和引伸计同步采集应力-应变数据
检出限与定量限 力值测量误差≤±1%,引伸计精度等级需达0.5级,位移分辨率≤0.001mm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试验需带标钢控制样
2. 优先选用GB/T 228附录中的参考材料
3. 控制样需与待测样品同批次加工
关键实验步骤 1. 试样加工符合R7~R16标距要求
2. 试验速率控制:弹性段≤30MPa/s,屈服阶段0.00025~0.0025/s
3. 断裂后使用分辨率0.01mm量具测量伸长率
特别说明 1. 试样夹持时轴向偏差≤5%
2. 当屈服不明显时采用0.2%残余变形法
3. 厚度≤0.1mm薄板需特殊夹持装置
GB/T 232-2010 金属材料 弯曲试验方法
适用范围 评价碳钢板材、带材、焊管等产品的塑性变形能力及表面质量,适用于厚度3~30mm的碳钢材料
核心检测方法 通过三点弯曲或缠绕弯曲方式使试样发生塑性变形,观察试样外表面是否出现裂纹等缺陷
检出限与定量限 裂纹检出灵敏度:肉眼可见裂纹(≥0.01mm),定量评估弯曲角度误差≤±1°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20个试样插入1个已知弯曲性能的对照样
2. 对照样需与待测样品同材质同厚度
3. 焊管试样需包含焊缝区域
关键实验步骤 1. 选择弯心直径(d=2a,a为试样厚度)
2. 弯曲速度≤20mm/min匀速加载
3. 弯曲角度控制精度±1°
4. 弯曲后10倍放大镜观察表面
特别说明 1. 当试样厚度>6mm需加工倒角
2. 高强度碳钢(Rm≥700MPa)需增大弯心直径
3. 仲裁试验必须采用三点弯曲法
GB/T 2975-2018 钢及钢产品 力学性能试验取样位置和试样制备
适用范围 规范碳钢型材、板材、管材等产品的取样位置、方向及试样加工要求,确保力学性能检测代表性
核心检测方法 根据产品形态(轧制/锻造/铸造)规定取样位置,明确试样轴线与主加工方向的夹角要求
检出限与定量限 取样位置偏差:板材≤5mm距边缘,型材距表面≥1/4厚度,管材取纵向试样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次产品独立取样
2. 取样数量≥2个/批
3. 试样标识需包含材料炉号、规格、取样位置
关键实验步骤 1. 热轧板材:距边缘1/4宽度处取样
2. 直径≤40mm棒材:取中心试样
3. 管材:纵向试样避开焊缝90°区域
4. 试样加工避免热影响区
特别说明 1. 厚度≤30mm板材可取全厚度试样
2. 铸件需在冒口区单独取样
3. 仲裁试验必须采用横向试样
GB/T 6394-2017 金属平均晶粒度测定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热轧/正火态碳钢的奥氏体晶粒度评级,晶粒号范围G=00~10级
核心检测方法 采用比较法(与标准图谱对照)或截点法(统计单位长度晶界数),优先选用100倍光学显微镜
检出限与定量限 最小可分辨晶粒度:光学法0.5级,电子显微镜法0.1级,面积测量误差≤±5%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制备3个平行金相试样
2. 需包含晶粒度标准比对样
3. 试样腐蚀深度控制:晶界清晰无过腐蚀
关键实验步骤 1. 4%硝酸酒精溶液腐蚀10~30秒
2. 选择代表性视场(避开边缘3mm)
3. 截点法需测量≥5个视场
4. 异常粗大晶粒单独标注
特别说明 1. 渗碳法适用于淬火态样品
2. 双相钢需分别测定铁素体和珠光体晶粒
3. 晶粒不均匀度>3级需注明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