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无机类 纯品 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分析质控样
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分析质控样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分析质控样

NCS204229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20g {{goodObj.date}} 钢研纳克 {{item.norm}} 见证书 {{inventory}}
土壤中16种多环芳烃分析质控样介绍: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HJ 784-2016 土壤和沉积物 多环芳烃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HJ 784-2016《土壤和沉积物 多环芳烃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萘、苊烯、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䓛、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苯并[g,h,i]苝、茚并[1,2,3-cd]芘等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

核心检测方法

1. 样品经索氏提取或加压流体萃取
2. 硅胶柱或固相萃取柱净化
3.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分离
4. 荧光/紫外检测器定量分析

检出限与定量限

方法检出限:0.2~0.6 μg/kg(土壤基质)
定量限:0.8~2.4 μg/kg(按取样量10g计)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样品需带基质加标样品(加标浓度2~5倍定量限)
2. 平行样数量≥10%
3. 空白试验:每20个样品至少1个全程序空白
4. 实验室控制样品回收率:70%~130%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制备:自然风干后过2mm筛,混匀
2. 提取:二氯甲烷-丙酮(1:1)混合溶剂索氏提取16h
3. 净化:硅胶柱层析,正己烷淋洗后二氯甲烷洗脱
4. 浓缩:旋转蒸发至1mL,氮吹至0.5mL
5. 分析:HPLC梯度洗脱,荧光检测器波长程序切换

特别说明

1. 苯并[a]芘需单独验证分离度
2. 含腐殖质样品需增加净化步骤
3. 色谱柱建议使用PAH专用柱
4. 当样品浓度>1000μg/kg时需稀释后重新测定

土壤和沉积物 多环芳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HJ 805-2016《土壤和沉积物 多环芳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土壤和沉积物中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特别适合复杂基质样品的高灵敏度分析

核心检测方法

1. 加速溶剂萃取(ASE)提取
2. 硅胶/氧化铝复合柱净化
3. 气相色谱分离
4. 质谱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定量

检出限与定量限

方法检出限:0.1~0.4 μg/kg(干燥土壤)
定量限:0.4~1.6 μg/kg(按取样量10g计)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样品需带基体加标平行样(加标量接近实际浓度)
2. 替代物回收率:60%~130%
3. 仪器校准:每日分析前需进行质量校准
4. 连续校准:每12小时注入校准标准溶液

关键实验步骤

1. 提取:丙酮-正己烷(1:1)混合溶剂加速溶剂萃取
2. 净化:复合层析柱净化,正己烷淋洗后二氯甲烷洗脱
3. 浓缩:K-D浓缩装置浓缩至0.5mL
4. 分析:DB-5MS色谱柱分离,质谱SIM模式检测

特别说明

1. 必须使用氘代多环芳烃作为内标
2. 对分子量>252的PAHs需优化升温程序
3. 每批样品需测定实验室空白
4. 高硫样品需增加除硫步骤

土壤质量 土壤采样技术指南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36199-2018《土壤质量 土壤采样技术指南》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多环芳烃检测的土壤样品采集、保存与运输过程控制

核心检测方法

1. 网格法布点采样
2. 分层采样技术
3. 样品混合缩分方法
4. 现场质量控制措施

质控样品要求

1. 现场平行样:每20个样品采集1组
2. 运输空白:每批样品配备1个
3. 样品保存:-20℃避光保存,14天内提取
4. 采样记录:详细记录土壤类型、采样深度等现场信息

特别说明

1. 避免使用塑料采样工具防止污染
2. 挥发性PAHs样品需满瓶采样
3. 样品运输需保持0~4℃低温
4. 有机质含量>10%的样品需特殊处理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