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中总氮分析标准物质(GB/T8572-2010/NY/T2542-2014/GB/T22923-2008)
-
味精中透光率GB/T 8967-2007
MCS-30152 | 90.80%
-
污泥中镍/CJ/T221-2023
RMH-G230 | 187mg/kg
-
饲料中铁分析标准物质(GB/T13885-2017)
RMY-D042 | 见证书/30克/瓶/粉末
-
CV127/大豆
NYB2328 | 2.4×103 ± 0.3×103
-
6082铝合金
GBW(E)020124 | 见证书
-
2#烟煤
GBW(E)110122 | 见证书
-
不锈钢420C
GBW(E)020222 | 见证书
-
饮料中铝分析质控样品
NCS192188 | 见证书
-
牛肉粉中恩诺沙星分析质控样品(阴性)
NCS190988-Y | 见证书
-
橙汁中日落黄分析质控样品
NCS192202 | 见证书
-
蔬菜粉(白菜粉)中噻虫胺分析质控样品(阴性)
NCS191047-Y | 见证书
-
α-乳白蛋白
NCS1603678-100mg | 见证书



编号
特性量
标准值
扩展不确定度
RMH-F065a
总氮
18.81%
1.91%
本标准物质对肥料中总氮含量分析的研究和监控具有重要意义,可用于农业和环保等领域相关分析测试中方法精密度评价、人员考核及过程中质量控制。
一、样品制备
本标准物质选择经筛查稳定的市售复合肥(含铵态氮,微量酰氨氮和有机氮)为基体,采取自然风干、研磨等特殊均质化手段,并经Co60辐射灭菌,经低温干燥后将样品在洁净室分装于高密度聚乙烯瓶中避光保存。
二、特性量值及不确定度
编号
特性量
标准值
扩展不确定度
RMH-F065a
总氮
18.81%
1.91%
本标准物质特性量值的不确定度评定中主要考虑多家实验室联合定值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标准物质均匀性检验和稳定性检验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
三、均匀性检验和稳定性考察
参照国家相关标准物质技术规范要求,随机抽取分装后的标准物质样品,采用国家标准GB/T8572-2010《复混肥料中总氮含量的测定 蒸馏后滴定法》中6.2.3进行前处理,滴定法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该系列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良好,最小取样量为0.1克。该标准物质自定值日期起,有效期为3年。研制单位将继续跟踪检测该标准物质的稳定性,有效期内如发现量值变化,将及时通知用户。
四、溯源性及定值方法
本标准物质采用多个实验室联合定值方式进行赋值。定值方法分别为下表,并通过使用满足计量学特性要求的测量方法和计量器具,保证标准物质特性量值的溯源性。
特性量
标准
定值方法
最小取样量
总氮
GB/T8572-2010
NY/T2542-2014
硫酸消煮-蒸馏滴定法
0.1克
GB/T22923-2008
定氮仪法
0.1克
五、包装、储存及使用
本标准物质以高密度聚乙烯瓶封装,每瓶70g,在避光、清洁、室温处保存;打开和使用过程中严格防止玷污和受潮。按照定值方法规定最小取样量,使用时请不要低于该取样量。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肥料中总氮分析标准物质(GB/T8572-2010/NY/T2542-2014/GB/T22923-2008)
手机版:肥料中总氮分析标准物质(GB/T8572-2010/NY/T2542-2014/GB/T22923-2008)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1. 样品经硫酸和过氧化氢消解转化
2. 碱性条件下蒸馏分离氨
3. 硼酸溶液吸收氨
4. 标准酸溶液滴定测定氮含量
定量下限:0.15% (m/m)
测定范围:0.15%~50.0%
2. 标准物质相对误差≤5%
3. 平行样相对偏差≤1%
4. 空白试验值≤0.03%
2. 硫酸-过氧化氢消解(含硝态氮需水杨酸预处理)
3. 转移定容至250mL容量瓶
4. 移取部分溶液加40% NaOH蒸馏
5. 硼酸吸收液接收蒸馏液
6.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滴定
2. 蒸馏装置气密性需严格检查
3. 消解过程需防暴沸和氮损失
4. 滴定终点判定需进行颜色比对训练
1. 硫酸-混合催化剂消解转化
2. 碱性条件下水蒸气蒸馏
3. 硼酸吸收系统
4. 标准盐酸滴定测定
定量下限:0.30% (m/m)
测定范围:0.30%~60.0%
2. 加标回收率控制在95%~105%
3. 平行双样相对偏差≤2%
4. 空白试验值≤0.05%
2. 硫酸铜-硫酸钾催化消解(420℃)
3. 冷却后定容至100mL容量瓶
4. 移取20mL溶液加40% NaOH蒸馏
5. 2%硼酸吸收,甲基红指示剂滴定
2. 高氯含量样品需特殊处理
3. 蒸馏时间需保证≥4分钟
4. 混合催化剂比例需严格遵循标准
1. 样品在线消解转化
2. 靛酚蓝比色法测定
3. 630nm波长比色检测
4. 自动进样系统连续分析
定量下限:0.07% (m/m)
测定范围:0.07%~40.0%
2. 每50个样品插入标准物质
3. 仪器校准需每日进行
4. 连续分析漂移≤3%
2. 设置自动进样序列
3. 在线消解(紫外/高温)
4. 次氯酸盐-水杨酸盐显色反应
5. 流动比色池630nm检测
2. 显色剂需现配现用避光保存
3. 不同仪器型号需建立特定参数
4. 高有机质样品需离线预处理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