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废中氰化物(浸出)分析质控样HJ/T 299-2007/HJ 484-2009
-
纺织品pH值分析标准物质(GB/T 7573-2009)
RMX-J049 | 见证书/涤纶/块状
-
质控样品/固体废物中总磷/HJ712-2014
RMU094 | 见证书
-
土壤中镍分析标准物质(HJ781-2016)
RMH-A409 | 见证书/土壤/粉末
-
土壤中全铝分析标准物质(HJ781-2016)
RMH-A420 | 见证书/土壤/粉末
-
松针中锶-90标准物质
GBW04329 | 32.3【活度浓度*(Bq/kg)】/不确定度:3.1
-
动物血液中铊分析质控样SN/T 4893-2017
MCS-80499 | 见证书
-
滤膜中硅质控样品/HJ 799-2016
BWZ7994-2016 | 3组分
-
饮料中铝分析质控样品
NCS192188 | 见证书
-
牛肉粉中恩诺沙星分析质控样品(阴性)
NCS190988-Y | 见证书
-
橙汁中日落黄分析质控样品
NCS192202 | 见证书
-
蔬菜粉(白菜粉)中噻虫胺分析质控样品(阴性)
NCS191047-Y | 见证书
-
α-乳白蛋白
NCS1603678-100mg | 见证书



1. 基本信息
2. 特性量值
3. 说明
本质控样仅供实验室研究与分析测试工作使用,因用户使用或储存不当所引起的投诉,不予承担责任。
收到后请立即核对品种、数量和包装,相关赔偿只限于样品本身,不涉及其他任何损失。
如需获得更多与使用有关的信息,请与客服联系。
可提供大包装样品或定制服务,量大优惠,请添加客服企业微信或拨打400电话进行咨询。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固废中氰化物(浸出)分析质控样HJ/T 299-2007/HJ 484-2009
手机版:固废中氰化物(浸出)分析质控样HJ/T 299-2007/HJ 484-2009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HJ 484-2009《水质 氰化物的测定 容量法和分光光度法》
适用于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总氰化物及易释放氰化物的测定。
检测浓度范围:容量法(>1mg/L),分光光度法(0.004~0.25mg/L)
1. 硝酸银滴定法(容量法):蒸馏后氰化物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氰络合物,过量银离子与试银灵指示剂反应显色
2. 异烟酸-吡唑啉酮分光光度法:氯胺T将氰化物转化为氯化氰,与异烟酸反应后与吡唑啉酮生成蓝色化合物,610nm比色测定
分光光度法检出限:0.004mg/L
定量下限:0.016mg/L
容量法最低检测浓度:1mg/L(取样量250mL时)
1. 每批样品需做空白试验
2. 每批样品至少带10%平行样
3. 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准确度控制
4. 加标回收率应控制在85%-115%范围
1. 预蒸馏:磷酸-EDTA体系下蒸馏分离氰化物
2. 吸收液配置: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挥发性氰化物
3. 显色反应控制:氯胺T氧化时间严格控制在1-2分钟
4. 比色测定:显色后40℃水浴40分钟,冷却后1小时内完成测定
1. 硫化物干扰需通过预蒸馏去除
2. 亚硝酸盐干扰需加入氨基磺酸分解
3. 样品需现场固定(NaOH调节pH>12)并4℃冷藏保存
4. 检测应在24小时内完成
HJ/T 299-2007《固体废物 浸出毒性浸出方法 硫酸硝酸法》
适用于固体废物及其再利用产物中有害物质的浸出毒性鉴别,包括氰化物等无机物。不适用于挥发性有机物检测。
1. 浸提剂配制:浓硫酸与浓硝酸按2:1混合,pH=3.20±0.05
2. 液固比:10:1(L/kg)
3. 振荡方式:翻转式振荡(30±2r/min)
4. 浸出时间:18±2小时
1. 每批样品需同时进行空白试验
2. 平行样数量≥10%
3. 使用标准参考物质验证浸出效率
4. 浸出液pH值需在3.20±0.05范围内
1. 样品制备:粒径<9.5mm,自然含水率状态
2. 装瓶要求:浸提剂加入后容器顶部留≥2%空间
3. 振荡控制:保持温度23±2℃,避免样品破碎
4. 固液分离:0.45μm微孔滤膜负压过滤
1. 氰化物浸出液需立即加入NaOH固定(pH>12)
2. 含氰废物操作需在通风橱中进行
3. 浸出容器必须选用不与浸提剂反应的材质
4. 若样品含水率>91%,需进行离心分离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