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基质类 混标 禽蛋中5种阿维菌素类药物分析质控样GB31659.13-2025
禽蛋中5种阿维菌素类药物分析质控样GB31659.13-2025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禽蛋中5种阿维菌素类药物分析质控样GB31659.13-2025

MCS-80703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10g {{goodObj.date}} 萘析精选 {{item.norm}} 见产品详情 {{inventory}}
禽蛋中5种阿维菌素类药物分析质控样GB31659.13-2025介绍:

1. 基本信息

样品名称:禽蛋中5种阿维菌素类药物分析质控样
编号:MCS-80703批号:见证书
规格:10g性状:固体粉末
包装:真空塑料袋储存条件:冷冻(-15±3℃)、避光

2. 特性量值

目标物标准值(μg/kg)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B1α8.11
阿维菌素B1α8.34
多拉菌素7.81
莫昔克丁8.07
22,23-二氢阿维菌素B1α7.44

注:本质控样标准值为复原后湿样中目标物的含量。

3. 说明

本质控样仅供实验室研究与分析测试工作使用,因用户使用或储存不当所引起的投诉,不予承担责任。

收到后请立即核对品种、数量和包装,相关赔偿只限于样品本身,不涉及其他任何损失。

如需获得更多与使用有关的信息,请与客服联系。

可提供大包装样品或定制服务,量大优惠,请添加客服企业微信或拨打400电话进行咨询。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禽蛋中5种阿维菌素类药物分析质控样GB31659.13-2025

手机版:禽蛋中5种阿维菌素类药物分析质控样GB31659.13-2025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禽蛋中5种阿维菌素类药物分析质控样 标准解读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标准名称: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禽蛋中5种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量的测定

标准号:GB 31659.13-2025

发布日期:2025年3月1日

实施日期:2025年9月1日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禽蛋中5种阿维菌素类药物(包括阿维菌素、伊维菌素、多拉菌素、埃普利诺菌素和莫西菌素)残留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方法。

适用样品:

• 鸡蛋、鸭蛋、鹅蛋等禽蛋及其制品

• 蛋清、蛋黄等禽蛋组分

• 适用于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风险监测及企业自检

核心检测方法

方法原理:试样经乙腈提取,通过固相萃取柱净化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内标法定量。

仪器设备: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

• 固相萃取装置

• 氮吹仪

• 高速离心机

色谱条件:

• 色谱柱:C18柱(100mm×2.1mm,1.7μm)

• 流动相:A:0.1%甲酸水溶液,B:乙腈

• 柱温:40℃

• 流速:0.3mL/min

检出限与定量限

检出限(LOD):0.3μg/kg(以样品计)

定量限(LOQ):1.0μg/kg(以样品计)

线性范围:1.0~100.0μg/L(各目标物)

回收率要求:

• LOQ浓度水平:70%~120%

• 其他浓度水平:80%~110%

相对标准偏差(RSD):≤15%(n=6)

质控样品要求

1. 空白样品:不含目标分析物的同类禽蛋样品

2. 加标样品:在空白样品中添加标准溶液制成

3. 质控频率:每批次样品至少设置:

• 1个空白样品

• 1个空白加标样品(LOQ水平)

• 1个空白加标样品(中浓度水平)

4. 平行样要求:每10个样品至少设置1组平行样

5. 内标控制:每个样品必须添加内标,内标回收率应在70%~120%之间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制备:取均质后的禽蛋样品2g(精确至0.01g)

2. 提取:加入10mL乙腈,涡旋振荡2min,离心(10000r/min,5min)

3. 净化:上清液过HLB固相萃取柱(预先用3mL甲醇、3mL水活化)

4. 洗脱:用5mL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

5. 浓缩:40℃氮吹至近干,用1mL初始流动相复溶

6. 过滤:过0.22μm有机滤膜,待测

7. 上机分析:按设定LC-MS/MS条件进行检测

8. 数据处理:采用内标法计算目标物含量

特别说明

1. 阿维菌素类药物对光敏感,操作过程需避光

2. 使用含氟容器可能影响检测结果,避免使用含氟材料

3. 本方法需使用稳定同位素内标(如D₃-阿维菌素)

4. 样品制备后应在24h内完成检测

5. 基质效应评估:需定期进行基质效应评估,必要时采用基质匹配标准曲线

6. 方法验证:实验室首次使用该方法时,需进行完整的方法验证

7. 质谱条件优化:不同仪器型号需优化质谱参数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