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QC-03-01大肠菌群质控样品/GB 4789.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GB 15982-201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
HJQC-009粪大肠菌群质控样品/CJ/T 221-2023城镇污泥标准检验方法
B0882 | 定量/200~2000 CFU/mL
-
10385-HQB 生孢梭菌定量标准菌株/GB/T 5750.12-2023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第12部分:微生物指标 产气荚膜梭状芽孢杆菌 滤膜法
C0172 | 定量/10~100 CFU/100 mL
-
10389-HQD大肠埃希氏菌定量标准菌株/HJ 755-2015 水质总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的测定 纸片快速法、水和废水监测方法(第四版)
C0042 | 定量/300~3000CFU/mL
-
HJQC-007志贺氏菌质控样品/GB 18466-2005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B0862 | 定性/阳性
-
FTQC-35-02模拟乳粉乳酸菌计数质控样品
B0331 | 见证书
食品中大肠菌群检验质量控制与人员考核(平板计数法)。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GB 4789.3-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1. MPN法:通过三级发酵步骤(乳糖发酵、分离培养、复发酵)统计阳性管数,查MPN表计算最可能数。
2. 平板计数法:使用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选择性培养基,计数典型紫红色菌落[1]。
2. 平板计数法:检测限10 CFU/g(mL),定量范围10-1000 CFU/g(mL)[1]。
2. 样品需验证稳定性(-70℃保存6个月)、均匀性(CV≤10%)及准确性(回收率80-120%)[1]。
2. 接种培养:MPN法接种3个连续稀释度,36℃±1℃培养48h;平板法倾注VRBA,36℃±1℃培养18-24h。
3. 结果判定:MPN法依据产气管数查表,平板法计数典型菌落并验证[1]。
2. 培养基需预验证选择性和灵敏度。
3. 非典型菌落(如无色透明或扩散菌落)需通过BGLB肉汤复发酵确认[1]。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