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金黄色葡萄球菌质控样品
-
细菌总数质控样品
CICC B0551 | 102~103CFU/25cm2
-
细菌总数质控样品
CICC B0552 | 102~103CFU/25cm2
-
真菌总数质控样品
CICC B0571 | 102~103CFU/25cm2
-
真菌总数质控样品
CICC B0572 | 102~103CFU/25cm2
-
金黄色葡萄球菌质控样品
CICC B0772 | 阳性
-
纸品金黄色葡萄球菌质控样品
CICC B0932 | 阳性
-
金黄色葡萄球菌
BNCC336441 | 见详情
-
JJF-001菌落总数标准样品
CICC B1082 | 30~300CFU/0.1mL
-
50094-PQA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定量标准菌株
CICC C1085 | 110~1100 CFU/支
-
98001-PQA白色念珠菌定量标准菌株
CICC C1075 | 110~1100 CFU/支
-
98003-PQA黑曲霉定量标准菌株
CICC C1065 | 110~1100 CFU/支
-
64941-PQA生孢梭菌定量标准菌株
CICC C1055 | 110~1100 CFU/支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1. 通过氯化锂抑制革兰氏阴性菌生长
2. 利用丙酮酸钠促进目标菌增殖
3. 结合甘露醇分解和血浆凝固酶试验进行鉴定[1][4]
1. 使用7.5%氯化钠肉汤进行增菌培养(24-48小时)
2. Baird Parker平板培养温度37℃±1℃
3. 培养基pH值严格控制在7.0±0.2范围内[4]
2. 分离培养:转种Baird Parker平板
3. 形态观察:黑色菌落周围产生透明圈
4. 血浆凝固酶试验:使用兔血浆进行验证[1][4]
2. 所有培养基须进行无菌验证试验
3. 需同步进行阴性对照试验
4. 最终判定需结合菌落特征和生化试验[1][4]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