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胨-氯化钠-纤维二糖-多粘菌素E(PNCC)增菌液/用于创伤弧菌的选择性增菌培养
-
PAC斜面培养基/用于弧菌的保存
HB0101-6 | 见证书
-
碱性蛋白胨水/用于弧菌选择性增菌培养
HB4129-4 | 见证书
-
纤维二糖-多粘菌素E(CC)琼脂/用于创伤弧菌分离培养基
HB4151-2 | 见证书
-
多粘菌素B(E)
P-36E | 详见说明
-
根瘤菌培养基
BNCC380913 | 见详情
-
肠道菌增菌液体培养基
BNCC382769 | 见详情
-
创伤弧菌
BNCC186281 | 见详情
-
MH液体试管
BNCC391763 | 见详情
-
中国蓝培养基即用型平板
BNCC391618 | 见详情
-
肉汤培养基G(麦康凯肉汤)
BNCC391158 | 见详情
-
EG肉汤培养基
BNCC390941 | 见详情
-
蛋白瘤胃球菌培养基基础(含纤维二糖)
BNCC389132 | 见详情



用途:用于创伤弧菌的选择性增菌培养。
添加剂:每瓶需配套 2盒 HB9174a PNCC添加剂;每支添加于220.5ml蛋白胨-氯化钠-纤维二糖-多粘菌素E(PNCC)增菌液。
成分(g/L)
检验原理:
蛋白胨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氮源、碳源及维生素;氯化钠维持渗透压;纤维二糖为可发酵的糖;多粘菌素E可抑制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等。
用法:
称取本品60.0g,加热溶解于980ml蒸馏水中,分装三角瓶或均质袋,每瓶220.5ml,121℃高压灭菌10分钟,冷却后,每220.5ml培养基中加入过滤除菌PNCC添加剂4.5ml,混匀,备用。
PNCC添加剂配制:纤维二糖0.18g、多粘菌素E225U、蒸馏水4.5ml,溶解后,过滤除菌。
GB4789.44-2020 创伤弧菌检验方法:
食品中创伤弧菌的检验及结果分析:
创伤弧菌的初步检测
创伤弧菌的检验(合集)
蛋白胨-氯化钠-纤维二糖-多粘菌素E(PNCC)增菌液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2. 样本处理:25g样本与225ml增菌液均质后全量培养
3. 培养条件:37±1℃需氧培养18-24小时[2]
2. 培养时间超过24小时可能导致杂菌过度生长
3. 实验环境需符合生物安全二级(BSL-2)标准[2]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