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复方中和剂的0.03mol/l磷酸盐缓冲剂管(医疗)(外置棉签)(10ml)/用于消毒灭菌效果评价
-
LIM培养基/用于链球菌的增菌培养
HB0311 | 见证书
-
硝酸盐肉汤(GB033)
GB033 | 详见说明
-
肌醇(GB105)
GB105 | 详见说明
-
无菌生理盐水管(内置棉签)(10ml)/用于样品的稀释
HBPT034-1 | 见证书
-
营养肉汤管(内置棉签)(10ml)/用于细菌增菌培养
HBPT0108-2 | 见证书
-
缓冲蛋白胨水管(外置棉签)(10ml)/用于微生物培养
HBPT031-5 | 见证书
-
抗坏血酸100克
/ | -
-
MH液体试管
BNCC391763 | 见详情
-
中国蓝培养基即用型平板
BNCC391618 | 见详情
-
肉汤培养基G(麦康凯肉汤)
BNCC391158 | 见详情
-
EG肉汤培养基
BNCC390941 | 见详情
-
蛋白瘤胃球菌培养基基础(含纤维二糖)
BNCC389132 | 见详情



用途:用于消毒灭菌效果评价。
包装方式:塑料管装10ml,单支独立包装,更防漏,免污染。
生产备案号:鲁青食药监械生产备20150002号
产品备案号:鲁青械备20180366号
新式即用型试管操作视频: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 中和剂+菌液(验证中和剂毒性)
- 消毒剂+中和剂+菌液(验证中和效果)
- 消毒剂+菌液(阳性对照)
2. 菌悬液浓度应≥1×10⁶ CFU/mL[6][7]
2. 温度控制:全程在20±1℃恒温水浴中进行
3. 振荡混匀:采用涡旋振荡器充分混合反应体系
4. 活菌计数:采用倾注培养法,培养温度37℃±1℃[6][7]
- 0.03mol/L磷酸盐缓冲液(pH7.2-7.4)
- 3%吐温80(中和表面活性剂)
- 0.3%卵磷脂(中和季铵盐类消毒剂)
2. 每批次需进行中和剂无菌试验验证
3. 采样后需在2小时内完成微生物检测[6][7]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