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微合金钢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微合金钢

GSB03-2453-2008-8553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38*30MM {{goodObj.date}} 钢研纳克 {{item.norm}} 见证书 {{inventory}}
微合金钢介绍:

产品组成:
编号CSiMnPSCrNiCuTiMo
GSB03-2453-2008-85530.0850.5771.50.0110.0270.4090.4080.0540.1810.254
编号VPbAsNbSnNCaBiSbAlt
GSB03-2453-2008-85530.04(0.00022)0.00350.0170.00450.0068(<0.0003)(0..00010)0.00220.026
编号AlsBtBsCo
GSB03-2453-2008-85530.0250.00820.00790.039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微合金钢

手机版:微合金钢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相关国家标准解读:微合金钢检测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4336-2016
《碳素钢和中低合金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微合金钢中碳、硅、锰、磷、硫、铬、镍等16种元素的定量分析,
元素含量范围:0.003%~5.0%(不同元素范围不同)
核心检测方法 火花放电原子发射光谱法(Spark-OES)
1. 样品表面激发产生等离子体
2. 测量元素特征谱线强度
3. 通过校准曲线计算元素含量
检出限与定量限
元素 检出限(ppm) 定量限(ppm)
C 5 15
S 2 7
Nb 3 10
V 2 6
质控样品要求 1. 需使用至少3个有证标准物质
2. 标准物质应与待测样品基体匹配
3. 标准物质需覆盖待测元素含量范围
4. 每批样品需带标样进行仪器校准验证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制备:铣削或磨削制备平整检测面
2. 仪器校准:使用标准物质建立校准曲线
3. 激发测试:氩气氛围中火花激发(3-5次重复)
4. 结果计算:取重复测试平均值并校正干扰
特别说明 1. 需特别注意样品表面处理质量
2. 氮元素测定需专用光学系统
3. 当碳含量<0.01%时需采用特殊校准方法
4. 分析结果需注明是否包含化合碳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20125-2006
《低合金钢 多元素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微合金钢中铝、钛、钒、铌等微量合金元素的测定,
元素含量范围:0.0005%~0.50%
核心检测方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
1. 盐酸-硝酸混合酸消解样品
2. 等离子体激发产生特征发射光谱
3. 多元素同步测定
检出限与定量限
元素 检出限(ppm) 定量限(ppm)
Al 3 10
Ti 1 3
Nb 2 6
V 1 4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次样品需带空白和标准物质
2. 需使用基体匹配的微合金钢标准物质
3. 标准物质含量应覆盖预期浓度范围
4. 每10个样品插入1个质控样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消解:0.2g样品+10mL王水(水浴加热)
2. 定容转移:冷却后转移至50mL容量瓶
3. 仪器优化:调整等离子体参数和观测高度
4. 标准曲线:建立5点以上校准曲线(R²≥0.999)
特别说明 1. 特别注意酸纯度和实验室环境洁净度
2. 高含量元素需采用次灵敏线或稀释处理
3. 需校正光谱干扰和基体效应
4. 铌、钽等元素需延长消解时间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223 系列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适用范围 系列标准覆盖微合金钢中所有常规元素及微量合金元素,
包括碳、硫、磷、氮及各类合金元素
核心检测方法 1. GB/T 223.69 红外吸收法测定碳硫
2. GB/T 223.58 磷钼蓝分光光度法测磷
3. GB/T 223.11 过硫酸铵氧化滴定法测铬
4. GB/T 223.26 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测钼
检出限与定量限
方法 检出限 定量限
红外碳硫 10ppm 30ppm
分光光度法(P) 0.001% 0.003%
滴定法(Cr) 0.05% 0.10%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次需带平行样和标准物质
2. 标准物质不确定度应≤1/3允许差
3. 湿法化学需带试剂空白
4. 定期参加实验室间比对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前处理:根据方法选择适当分解方式
2. 分离富集:必要时采用沉淀、萃取等分离手段
3. 显色/反应: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和时间
4. 仪器测量:分光光度计/滴定装置规范操作
特别说明 1. 特别注意不同牌号钢种的干扰差异
2. 痕量元素需注意实验室环境污染控制
3. 湿法化学需严格控制试剂空白
4. 标准方法需严格遵循规定操作细节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