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菌种 培养基 菌种制作冻干粉服务(10支)
菌种制作冻干粉服务(10支)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菌种制作冻干粉服务(10支)

BNCC362455 /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10支;冻干粉 {{goodObj.date}} 北纳生物/BNCC {{item.norm}} 见详情 {{inventory}}
菌种制作冻干粉服务(10支)介绍:

注意:该价格为冻干粉价格
产品中文名称:菌种制作冻干粉服务(10支)
产品英文名称:/
参考用途:/
形态特性:/
培养基:/
培养条件:/
培养方法:/
存储形式:/
提供形式:10支;冻干粉
备注:/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菌种制作冻干粉服务(10支)

手机版:菌种制作冻干粉服务(10支)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 4789.28-201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
适用范围 规范食品微生物检验用培养基和试剂的性能要求,包括标准菌株的制备、保藏及质量控制,适用于菌种冻干粉制备的质量控制环节
核心检测方法 1. 标准菌株复苏率测试
2. 菌种纯度检测(染色镜检)
3. 生化特性验证(糖发酵试验)
4. 冻干粉存活率测定(平板计数法)
检出限与定量限 冻干粉复苏后活菌浓度需≥108 CFU/mL,复苏率要求≥70%(以冻干前菌液浓度为基准)
质控样品要求 1. 使用ATCC/CMCC标准菌株作为参比
2. 每批次冻干粉需进行无菌测试
3. 保藏菌种传代不超过5代
4. 冻干保护剂需符合无抑制性验证
关键实验步骤 1. 菌种活化:选用适宜培养基进行3次传代培养
2. 冻干保护:菌悬液与脱脂牛奶保护剂按1:1混合
3. 预冻处理:-40℃快速冷冻4小时
4. 真空冻干:冷阱温度≤-50℃,真空度≤0.1mbar
5. 密封保存:充氮气后火焰熔封安瓿瓶
特别说明 1. 冻干粉含水量需≤3%(卡尔费休法测定)
2. 每支冻干粉需标注菌种编号、代次、冻干日期
3. 保存条件:-20℃以下避光保存,有效期2年
微生物诱变育种技术规范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38580-2020《微生物诱变育种技术规范》
适用范围 规定工业用生产菌种的选育及保藏技术要求,包含诱变菌种的冻干保存规范,适用于高活性菌种的长期保存
核心检测方法 1. 菌种遗传稳定性检测(传代培养)
2. 生产性能验证(代谢产物测定)
3. 冻干损伤评估(电镜扫描)
检出限与定量限 冻干后活菌率≥50%,变异菌株特性保有率100%(连续5代验证)
质控样品要求 1. 原始菌种需进行全基因组测序
2. 每批冻干粉抽样进行表型验证
3. 采用三重保护剂体系(海藻糖+谷氨酸钠+抗坏血酸)
关键实验步骤 1. 菌体收获:对数生长后期离心收集
2. 保护剂优化:通过冻干存活率试验确定配比
3. 梯度降温:4℃→-20℃→-80℃分阶段冷冻
4. 二次干燥:首次冻干后平衡水分再干燥
5. 稳定性测试:37℃加速老化试验14天
特别说明 1. 冻干过程需监测菌种特异性代谢标志物
2. 每支冻干粉附电子溯源芯片
3. 严格区分主代库(MCB)和工作库(WCB)
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 19489-2008《实验室 生物安全通用要求》
适用范围 规定微生物菌种操作的安全防护要求,涵盖菌种冻干过程的生物安全管理,适用于病原微生物菌株的冻干制备
核心检测方法 1. 生物安全柜性能验证(气流测试)
2. 冻干设备密封性检测(压力保持试验)
3. 环境微生物监测(沉降菌检测)
检出限与定量限 生物安全柜工作区粒子浓度≤3.5颗/升(≥0.5μm),冻干机真空泄漏率≤0.5Pa/min
质控样品要求 1. 危险菌种操作需双人监督
2. 冻干设备需配备双级HEPA过滤器
3. 安瓿瓶需通过生物泄漏测试(10-3mbar·L/s)
关键实验步骤 1. 风险评估:操作前进行生物安全等级确认
2. 防护装备:正压防护服+电动送风呼吸器
3. 密封转移:冻干后安瓿瓶表面消毒(0.5%过氧乙酸)
4. 废弃物处理:冻干废料121℃高压灭菌30min
特别说明 1. 冻干病原微生物需在BSL-3实验室操作
2. 安瓿瓶外部标注生物危害标识
3. 建立菌种销毁双人复核制度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