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物性 颗粒 5μm微粒标准物质
5μm微粒标准物质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5μm微粒标准物质

GBW(E)120023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10mL {{goodObj.date}} 海岸鸿蒙 {{item.norm}} 固含量1% {{inventory}}
5μm微粒标准物质介绍:

本标准物质可用于电子显微镜、不同原理的粒度测量仪,如激光衍射法粒度仪、动态光散射法粒度仪,以及不同原理的颗粒计数器粒径的检定/校准工作。

一、样品制备

本标准物质用悬浮聚合法制备<20微米的聚苯乙烯—二乙烯苯乳胶微粒,分离出5µm单分散乳胶微粒,然后配制成聚苯乙烯标准微粒的水悬浮液,在洁净条件下进行分装。参考浓度约为4.35´108粒/10mL。

二、溯源性及定值方法

利用量值可溯源至国家长度基准的测微尺对扫描电子显微镜及图像分析系统进行校准,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对电子显微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确定颗粒的粒径及分布。标准微粒的统计数量大于1500个。通过使用满足计量学特性要求的测量方法和计量器具,保证其量值溯源性。

三、特性量值及不确定度

编号

粒径标准值

不确定度,k=2

变异系数

GBW(E)120023

数量中值:4.8µm

数量均值:4.8µm

0.2µm

3.9%

体积中值:4.9µm

体积均值:4.9µm

0.2µm

3.8%

四、均匀性检验及稳定性考察

根据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对该标准物质样品随机抽样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检验,结果表明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良好。该标准物质自定值日期起,有效期为2年。研制单位将继续跟踪监测该标准物质的稳定性,有效期内如发现量值变化,将及时通知用户。

五、包装、储存及使用

本标准物质用洁净的滴眼剂瓶包装,每瓶10mL。运输时应有防碎裂保护,于干净的环境中室温、避光保存。使用前要将样品充分分散均匀(如在超声浴中处理2~5分钟后摇100次以上),最小取样量为0.04mL(约1滴)。

六、安全警示

本标准物质中含少量防腐剂,切勿入口。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5μm微粒标准物质

手机版:5μm微粒标准物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国家标准 粒度分析 激光衍射法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19077-2016《粒度分析 激光衍射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固体颗粒或液滴在分散介质中通过激光衍射法测定粒度分布,检测范围0.1μm~3mm,包含5μm微粒的检测。
核心检测方法 基于激光衍射原理,通过测量颗粒对激光的散射角分布,结合Mie理论或Fraunhofer近似计算粒度分布。
检出限与定量限 检出限为0.1μm,定量限为0.5μm(需根据仪器性能校准),5μm微粒在该方法线性范围内。
质控样品要求 需使用经认证的粒度标准物质(如5μm单分散微粒)进行仪器校准,相对误差应≤±3%。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分散(超声或搅拌)
2. 仪器背景校准
3. 测量参数设置(折射率、吸收率)
4. 数据采集与重复测量(≥3次)
特别说明 需确保样品充分分散且不发生团聚;高浓度样品需稀释至透光率达标(通常85%~95%)。
行业标准YY/T 1613-2018 医用输液器具微粒污染检验方法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YY/T 1613-2018《医用输液器具微粒污染检验方法》
适用范围 针对医用输液器具中不溶性微粒的检测,包含≥5μm和≥25μm微粒的计数要求。
核心检测方法 光阻法或显微镜法,优先采用自动颗粒计数仪(光阻法),流速控制为25mL/min±5%。
质控样品要求 每批次检测需用标准乳胶微粒(如5μm)验证仪器计数精度,允许偏差≤±10%。
国家标准GB/T 15445.2-2011 粒度分析结果的表述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15445.2-2011《粒度分析结果的表述 第2部分:计算粒度分布》
关键内容 规定5μm微粒的统计表述方式,包括累积分布(D10/D50/D90)及体积/数量分布的转换方法。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