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菌种 标准菌株 米根霉Rhizopus oryzaeCICC 40287
米根霉Rhizopus oryzaeCICC 40287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米根霉Rhizopus oryzaeCICC 40287

CICC 40287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见证书 {{inventory}} {{goodObj.date}} CICC {{item.norm}} 见证书

米根霉Rhizopus oryzaeCICC 40287介绍:

  • 平台资源号:1511C0005000002940
  • 菌株保藏编号:CICC 40287
  • 中文名称:米根霉
  • 拉丁名称:
  • 模式菌株: 否
  • 其它保藏中心编号:=AS 3.1179
  • 来源历史:←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M197)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 收藏时间:2005-11-25
  • 特征特性:菌落呈疏松或稠密的絮状,起初白色,后褐灰色至黑褐色。匍匐菌丝爬行,扩散很远,无色。假根发达,褐色。孢囊梗直立或弯曲,褐色,壁光滑或粗糙;孢子囊球形,初白色,老后黑色,壁有微刺。囊轴球形,淡褐色;孢囊孢子近球形,黄灰色,有条纹及棱角。
  • 参考用途:产乳酸。
  • 生物危害程度:四类
  • 致病对象:无
米根霉Rhizopus oryzaeCICC 40287培养条件:

  • 培养基:0014 PDA培养基
  • 马铃薯浸提液1000.0 mL
    葡萄糖20.0 g
    琼脂15.0 g
    pH自然

    马铃薯浸提液:取去皮马铃薯200.0 g,切成小块,加水1000.0 mL煮沸30 min,滤去马铃薯块,将滤液补足至1000.0 mL。以上成分121℃,灭菌15 min。液体培养基不加琼脂。推荐使用成品培养基。
  • 培养温度:28 ℃
  • 需氧类型:好氧
米根霉Rhizopus oryzaeCICC 40287参考文献: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米根霉Rhizopus oryzaeCICC 40287

    手机版:米根霉Rhizopus oryzaeCICC 40287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国家标准:GB 4789.1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 4789.1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适用范围 适用于食品、食品加工环境及原料中霉菌和酵母的计数检测,包括米根霉(Rhizopus oryzae)等常见菌种的分离与鉴定。
    核心检测方法 采用倾注平板法或涂布平板法,使用孟加拉红培养基或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进行培养,28℃±1℃培养5-7天。
    检出限与定量限 检出限为1 CFU/g(mL),定量限为10 CFU/g(mL),适用于食品中低浓度霉菌的定量分析。
    质控样品要求 需同步进行空白对照、阳性对照(如米根霉标准菌株)及培养基性能验证,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均质与稀释;
    2. 选择合适培养基倾注或涂布;
    3. 恒温培养并每日观察菌落形态;
    4. 菌落计数与显微形态学鉴定。
    特别说明 米根霉等毛霉属菌种需通过显微观察孢子囊及假根结构进行确认,避免与相近属真菌混淆。

    行业标准:SN/T 5364.1-2021 出口食品中致病微生物检测方法 分子生物学法 第1部分:米根霉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SN/T 5364.1-2021 出口食品中致病微生物检测方法 分子生物学法 第1部分:米根霉
    适用范围 针对出口食品中米根霉的特异性检测,适用于快速鉴定及定量分析。
    核心检测方法 基于PCR或实时荧光PCR技术,使用特异性引物探针检测米根霉ITS基因序列。
    检出限与定量限 DNA提取灵敏度为1 pg/μL,检测下限为10 CFU/g(mL)。
    质控样品要求 需包含阴性对照、阳性DNA模板及内标基因对照,防止假阴/阳性结果。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DNA提取与纯化;
    2. PCR反应体系配制与扩增;
    3. 电泳或荧光信号分析;
    4. 序列比对确认。
    特别说明 需注意米根霉与近缘种(如Rhizopus microsporus)的基因差异,引物设计需保证特异性。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

    客服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