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基质类 混标 乳粉中黄曲霉毒素M1分析质控样品(GB 5009.24-2016)
乳粉中黄曲霉毒素M1分析质控样品(GB 5009.24-2016)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乳粉中黄曲霉毒素M1分析质控样品(GB 5009.24-2016)

MRM0150-1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10g/瓶 {{goodObj.date}} 萘析精选 {{item.norm}} 黄曲霉毒素M1 0.40±0.08(μg/kg) {{inventory}}
乳粉中黄曲霉毒素M1分析质控样品(GB 5009.24-2016)介绍:

批次号:F103162a
含量:黄曲霉毒素M1 0.40±0.08(μg/kg)
规格:10g/瓶
生产日期:2025/4/30
有效期:2026/4/29
适用国标:GB 5009.2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M族的测定 第二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乳粉中黄曲霉毒素M1分析质控样品(GB 5009.24-2016)

手机版:乳粉中黄曲霉毒素M1分析质控样品(GB 5009.24-2016)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商城编码 产品名称 标准值 规格 CAS号 有效期 库存 标准价 数量 操作
10.5μg/kg
20g
2026-04-24
5
1600
10μg/mL
1mL
6795-23-9
2027-05-08
≥10
598
0.5μg/mL
1mL
6795-23-9
2028-10-11
5
540
5μg/mL
1mL
6795-23-9
2028-04-27
≥10
264
10μg/mL
1mL
6795-23-9
2028-04-27
≥10
288
10μg/mL
1.2mL
6885-57-0
2026-05-19
≥10
1920
0.5μg/mL
1.2mL
6885-57-0
2026-05-24
7
720
100μg/mL
1.2mL
6795-23-9
2028-08-08
8
1200
2组分
1mL
2027-10-30
7
720
0.220μg/kg
20g
2025-11-29
≥10
3200
黄曲霉毒素M1 0.51±0.11(μg/kg)
50g/瓶
2026-01-20
≥10
850
黄曲霉毒素M1 0.50±0.09 μg/kg
10g/瓶
2027-06-17
≥10
700
黄曲霉毒素M1 0.60±0.10 μg/kg
10g/瓶
2027-06-17
≥10
700
黄曲霉毒素M1 0.28±0.06 μg/kg
10g/瓶
2027-06-17
≥10
700
黄曲霉毒素M1 0.51±0.11(μg/kg)
50g/瓶
2026-06-11
≥10
850
2.00μg/kg
40mL
6795-23-9
2026-10-29
≥10
600
10μg/mL
1mL
2027-09-06
1
(μg/kg) 0.45
10g
0
1800
0.5μg/mL
1mL
6795-23-9(unlabeled)
0
2250
查看更多 GB 5009.24-2016 的产品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24991-2010《纸、纸板和纸浆 镉、铅、铬、砷的测定》
适用范围
适用于印刷纸、纸板、纸浆及其制品中镉、铅、铬、砷四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检测,包括原材料及成品质量控制。
核心检测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内标法校正基体干扰,确保检测精度。
检出限与定量限
镉:检出限0.005 mg/kg,定量限0.015 mg/kg
铅:检出限0.01 mg/kg,定量限0.03 mg/kg
铬:检出限0.05 mg/kg,定量限0.15 mg/kg
砷:检出限0.008 mg/kg,定量限0.025 mg/kg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次需包含至少1个空白样和2个平行样;
2. 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加标回收率验证(回收率范围:85%-115%);
3. 实验过程需记录环境温湿度及仪器校准状态。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预处理:剪碎至1 mm×1 mm碎片,称取0.5 g(精确至0.1 mg);
2. 微波消解:加入6 mL硝酸和2 mL过氧化氢,消解程序升温至180℃;
3. 定容与过滤:消解液冷却后定容至50 mL,经0.45 μm滤膜过滤;
4. 上机检测:ICP-MS参数优化后进样,同步分析内标元素(如铑、铼)。
特别说明
1. 消解过程需在通风橱内操作,避免酸雾危害;
2. 砷元素检测需注意氢化物干扰,必要时采用碰撞反应池技术;
3. 标准物质开封后需标注有效期(如12个月),并存储于避光干燥环境。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