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肉粉中金刚烷胺、金刚乙胺分析质控样品
-
鸡肉粉中金刚烷胺、金刚乙胺分析质控样品(2年,-20℃)
NCS190633-2 | 金刚烷胺:24.4±4.9μg/kg,金刚乙胺:30.4±6.1μg/kg(以鸡肉粉计)
-
鸡肉粉中金刚烷胺、金刚乙胺分析质控样品(2年,-20℃)
NCS190633-1 | 金刚烷胺:11.3±2.3μg/kg,金刚乙胺:18.7±3.7μg/kg(以鸡肉粉计)
-
鸡肉粉中金刚烷胺分析质控样
QC-MP-076 | 见证书
-
鸡肝粉中金刚烷胺分析质控样
QC-MP-085 | 见证书
-
鸡肉粉中金刚乙胺分析质控样
QC-MP-077 | 见证书
-
鸡肝粉中金刚乙胺分析质控样
QC-MP-086 | 见证书
-
鸡蛋中金刚烷胺分析质控样品
MRM1905 | 见证书
-
牛肉中N-二甲基亚硝胺质控样品
P15031 | 见证书
-
(苹果汁)果汁中甜蜜素质控样品;(苹果汁)果汁中环已基氨基磺酸钠质控样品(甜蜜素0.249g/kg(以环已基氨基磺酸计))
P57214C | 甜蜜素0.249g/kg(以环已基氨基磺酸计)
-
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质控样品(47.5ug/L)
P20663AA | 47.5ug/L
-
(腌黄瓜泥)酱腌菜中纽甜、甜蜜素质控样品
P57725 | 见证书
-
(白醋)食醋中总酸质控样品;食醋中总酸质控样品(总酸53.30g/L(以乙酸计))
P39767L | 总酸53.30g/L(以乙酸计)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GB 31660.5-20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动物性食品中金刚烷胺残留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适用于鸡肉、鸡蛋等动物源性食品基质中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的残留检测,包含鸡肉粉基质样品。标准涵盖定量分析和确证检测需求,适用于养殖、加工及市场监管环节的质量控制。
1. 提取:采用酸化乙腈提取目标物,结合涡旋振荡和超声辅助萃取
2. 净化:正己烷液液分配脱脂+MCX固相萃取柱净化
3. 分离:HILIC色谱柱分离(或等效柱),流动相为乙腈-0.1%甲酸水溶液
4. 检测:三重四极杆质谱检测,多反应监测模式(MRM),内标法定量
金刚烷胺:检出限(LOD) 0.3 μg/kg,定量限(LOQ) 1.0 μg/kg
金刚乙胺:检出限(LOD) 0.2 μg/kg,定量限(LOQ) 0.5 μg/kg
*注:鸡肉粉基质需通过空白基质加标实验验证实际定量能力
1. 基质匹配:必须使用鸡肉粉空白基质制备质控样
2. 浓度水平:至少包含LOQ、2倍LOQ、最大残留限量(MRL)三水平
3. 稳定性:-20℃冷冻保存,有效期需通过稳定性测试确认
4. 使用频次:每批次样品需同步进行空白对照、加标回收(回收率70%-120%)和质控样测定
样品前处理:
1. 称取2.0g均质鸡肉粉,加同位素内标
2. 加10mL 1%甲酸乙腈溶液,涡旋混合1min,超声提取10min
3. 离心后取上清液,加正己烷脱脂,弃上层有机相
SPE净化:
4. MCX柱依次用甲醇、水平衡,上样后用水、甲醇淋洗
5. 5%氨化甲醇洗脱,45℃氮吹至近干
6. 乙腈-水(1:1)复溶,过0.22μm滤膜上机
1. 金刚烷胺在色谱系统中易残留,需增加进样针清洗程序
2. 实验全程需控制环境温度≤25℃,防止挥发性胺类损失
3. 质谱检测时建议监测两对离子对(定量离子对+定性离子对)
4. 当检测结果接近MRL值(50μg/kg)时,需进行基质效应补偿校正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