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基质类 混标 小麦粉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小麦粉成分分析标准物质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小麦粉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GBW(E)100493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 for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Wheat Flour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35g/瓶 {{goodObj.date}} 萘析精选 {{item.norm}} 仅供电子版证书 {{inventory}} 常温储存 常温运输
小麦粉成分分析标准物质介绍:

浓度/纯度/标准值:仅供电子版证书
使用注意事项:标准物质使用前应轻轻上下摇晃瓶身,使样品充分混匀;使用前置于烘箱中105℃烘干3 小时,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 再称取样品进行测试;5 年有效期是指在包装完好的情况下。包装破坏后,将样品置于干燥器中, 应尽快将标准物质使用完毕。
特征形态:固态
主要分析方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 光谱法(ICP-AES)
定值单位: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规格:35g/瓶
定级证书量值信息:
标准值不确定度单位CAS备注
K0.340.04质量分数(×10-2)7440-09-7
Na0.00330.0004质量分数(×10-2)7440-23-5
Ca0.0440.002质量分数(×10-2)7440-70-2
Mg0.130.01质量分数(×10-2)7439-95-4
Fe0.00490.0003质量分数(×10-2)7439-89-6
Zn0.00730.0002质量分数(×10-2)7440-66-6
Mn0.00400.0004质量分数(×10-2)7439-96-5
Cr0.070.01质量分数(×10-6)7440-47-3
As0.040.01质量分数(×10-6)7440-38-2
Cd0.630.04质量分数(×10-6)7440-43-9
Pb0.240.02质量分数(×10-6)7439-92-1
Cu5.50.4质量分数(×10-6)7440-50-8
Ni0.480.07质量分数(×10-6)7440-02-0
Se0.040.01质量分数(×10-6)7782-49-2
*者为参考值

应用领域:食品/粮食
保存条件:温度<26℃,湿度<60%,避光保存
研制单位名称:钢研纳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小麦粉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手机版:小麦粉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相关标准及解读(按相关度排序):
《谷物和豆类 氮含量测定和粗蛋白质含量计算 凯氏法》

适用范围:适用于小麦粉等谷物中粗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通过氮含量换算(换算系数5.7)。

关联内容:规定凯氏定氮法的消化、蒸馏、滴定全流程,明确重复性条件下两次测定结果允许差≤0.3%。

检出限:方法最低检测浓度为0.02g/100g,满足小麦粉(蛋白质含量8%-15%)的检测需求。

《粮油检验 粮食中灰分测定方法》

适用范围:专门针对小麦粉等粮食作物灰分测定,规定高温灼烧法的操作规范。

关键参数:要求马弗炉温度控制在(550±25)℃,灰化至无碳粒状态,重复测定允许差≤0.03%。

量程覆盖:适用于灰分含量0.5%-5%的小麦粉样品。

GB/T 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方法选择:针对小麦粉推荐直接干燥法(105℃±2℃)和减压干燥法(70℃±2℃)两种方法。

精度要求:平行样绝对差值不得超过0.2g/100g,适用于水分含量10%-15%的小麦粉。

特殊处理:明确高糖、高脂样品的预处理要求,确保小麦粉中水分测定准确性。

《粮食、油料检验 水分测定法》

传统方法:规定105℃恒质法作为基础方法,烘干时间需达到40分钟以上。

仪器扩展:允许使用水分快速测定仪,但要求与标准方法测定结果偏差≤0.5%。

LS/T 6101-2002《谷物粘度测定 快速粘度仪法》

淀粉特性:通过糊化特性曲线测定小麦粉中淀粉的峰值粘度(正常范围3000-5000cP)。

质量控制:规定仪器校准要求,包括温度准确性(±1℃)和转速稳定性(±1r/min)。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