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基质类 单标 大米粉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大米粉成分分析标准物质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大米粉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GBW(E)100349a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35g/瓶 {{goodObj.date}} 钢研纳克 {{item.norm}} 见证书 {{inventory}}
大米粉成分分析标准物质介绍:

产品组成:
编号CrPbAsCdHg无机As
GBW(E)100349a(0.03)0.210.20.44(0.004)0.14
产品特点简介:
质量分数10^(-6)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大米粉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手机版:大米粉成分分析标准物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大米粉等谷物制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包含直接干燥法和减压干燥法两种方法
核心检测方法 1. 直接干燥法:样品在101-105℃常压下干燥至恒重
2. 减压干燥法:样品在70±1℃、压力≤100mmHg条件下干燥
检出限与定量限 方法检出限为0.10g/100g,定量限为0.30g/100g(以称样量3g计)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样品需带标准物质平行样
2. 重复测定相对偏差≤5%
3. 加标回收率应在95-105%范围内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研磨后过40目筛
2. 称取3-5g样品于干燥恒重的称量皿中
3. 干燥箱预热至101℃后放入样品
4. 干燥4小时后取出置于干燥器冷却
5. 反复干燥至前后两次质量差≤2mg
特别说明 1. 样品厚度不超过10mm
2. 含糖量高的样品建议使用减压干燥法
3. 干燥器内需使用有效的干燥剂(如硅胶)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 5009.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大米粉等粮食产品中蛋白质含量的凯氏定氮法测定
核心检测方法 凯氏定氮法:样品经硫酸消化转化为铵盐,碱化蒸馏后用硼酸吸收,盐酸标准溶液滴定
检出限与定量限 方法检出限为0.1g/100g,定量限为0.3g/100g(以称样量1g计)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次需同时测定蛋白质标准物质
2. 平行样相对偏差≤3%
3. 空白滴定值不得超过0.2mL
关键实验步骤 1. 精确称取0.5-1g样品至消化管
2. 加入6g硫酸钾和0.4g硫酸铜
3. 加入20mL浓硫酸,420℃消化至澄清
4. 蒸馏装置用硼酸吸收液接收蒸馏产物
5. 用0.1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
特别说明 1. 大米粉蛋白质换算系数为5.95
2. 消化过程需在通风橱内进行
3. 蒸馏前需对装置进行空白测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 5009.2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大米粉中钙、铁、锌等矿物质元素含量的测定
核心检测方法 1.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
2. 湿法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AAS)
检出限与定量限 钙:检出限0.5mg/kg,定量限1.5mg/kg
铁:检出限0.2mg/kg,定量限0.6mg/kg
锌:检出限0.1mg/kg,定量限0.3mg/kg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次带元素混合标准物质
2. 加标回收率控制在85-110%
3. 每10个样品插入空白对照
关键实验步骤 1. 称取0.5g样品至消解罐
2. 加入5mL硝酸和2mL过氧化氢
3. 微波消解程序:120℃(5min)→150℃(5min)→180℃(20min)
4. 消解液定容至25mL后上机测定
特别说明 1. 实验用水需达到GB/T 6682一级水标准
2. 需采用内标法校正基体效应
3. 高盐样品需进行稀释或基质匹配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 5009.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大米粉等谷物产品中粗脂肪含量的索氏提取法测定
核心检测方法 索氏提取法:样品用无水乙醚或石油醚回流提取,蒸发溶剂后称量残留物重量
检出限与定量限 方法检出限为0.1g/100g,定量限为0.3g/100g(以称样量5g计)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次使用脂肪标准物质验证
2. 平行样相对偏差≤8%
3. 空白试验残留物≤1mg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需预先在100℃干燥去水分
2. 称取5g样品用滤纸筒包好放入提取管
3. 加入80mL无水乙醚,水浴温度控制在55-60℃
4. 回流提取6-8小时(15-20次/小时)
5. 回收溶剂后100℃干燥至恒重
特别说明 1. 实验环境需远离火源并通风良好
2. 提取溶剂需使用分析纯且不含过氧化物
3. 样品需完全浸没在溶剂中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 500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
适用范围 适用于大米粉等谷物制品中总灰分及水溶性/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
核心检测方法 高温灼烧法:样品经炭化后在550±25℃马弗炉中灼烧至恒重
检出限与定量限 方法检出限为0.01g/100g,定量限为0.03g/100g
质控样品要求 1. 每批次需带灰分标准物质
2. 平行样相对偏差≤5%
3. 坩埚恒重差值≤0.3mg
关键实验步骤 1. 坩埚需在550℃灼烧至恒重
2. 称取3-5g样品于坩埚中均匀铺平
3. 先电炉炭化至无烟,再移入马弗炉
4. 550℃灼烧4小时至灰白色
5. 干燥器冷却后称重,反复灼烧至恒重
特别说明 1. 升温速率不超过100℃/小时
2. 含糖量高样品需先炭化再灰化
3. 冷却过程需保持干燥环境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