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基质类 混标 食用油中酸价、过氧化值分析质控样品
食用油中酸价、过氧化值分析质控样品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食用油中酸价、过氧化值分析质控样品

NCS190051-1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50g {{goodObj.date}} 钢研纳克 {{item.norm}} 酸价:0.70±0.09 mg/g;过氧化值:0.28±0.06 g/100g {{inventory}}
食用油中酸价、过氧化值分析质控样品介绍: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食用油中酸价、过氧化值检测相关标准解读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 5009.229-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
适用范围 适用于食用动植物油脂、食用油脂制品、含油食品中酸价的测定。包括食用植物油、动物油脂、黄油、人造奶油等各类油脂样品
核心检测方法 冷溶剂自动电位滴定法(第一法):
1. 原理:样品溶解在有机溶剂中,用氢氧化钾标准溶液滴定游离脂肪酸
2. 仪器:自动电位滴定仪(配备复合pH电极)
3. 溶剂体系:异丙醇-甲苯混合溶剂(1:1)
4. 滴定剂:0.1mol/L氢氧化钾标准溶液
质控样品要求 1. 基质要求:与实际样品基质相同或相似的食用油
2. 浓度范围:应包含低、中、高三个浓度水平
3. 稳定性:-18℃避光保存有效期≥6个月
4. 均匀性:瓶间相对标准偏差≤5%
5. 定值方式:需提供有证标准物质或通过协同试验定值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制备:液态油直接取样;固态样品需加热融化后取样
2. 溶剂添加:准确称取3.00-5.00g样品,加入50mL异丙醇-甲苯混合溶剂
3. 滴定参数设置:滴定速度2mL/min,终点判定ΔE/ΔV=50
4. 空白试验:每批次样品需同步进行溶剂空白测定
5. 结果计算:酸价(mg/g) = (V-V₀)×C×56.1/m
特别说明 1. 温度控制:实验环境温度应保持20±2℃
2. 电极维护:每次使用后需用溶剂彻底清洗电极
3. 水分干扰:样品含水量>3%需进行脱水处理
4. 氧化风险:取样后应立即测定,避免氧化导致酸价升高
5. 当酸价>100mg/g时,应减少取样量或降低滴定液浓度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适用范围 适用于食用动植物油脂、食用油脂制品及含油食品中过氧化值的测定。包括植物油、动物油、油炸食品、坚果等含油样品
核心检测方法 电位滴定法(第一法):
1. 原理:样品溶解在有机溶剂中,与碘化钾反应生成游离碘,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2. 反应体系:冰乙酸-异辛烷混合溶剂(3:2)
3. 反应剂:饱和碘化钾溶液
4. 滴定剂:0.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5. 终点判定:电位突跃点判定
质控样品要求 1. 基质匹配:应与待测样品具有相同油脂基质
2. 浓度梯度:建议包含0.015g/100g、0.025g/100g、0.050g/100g三个浓度水平
3. 均匀性:瓶内相对标准偏差≤3%
4. 稳定性:-10℃以下避光保存,有效期≥3个月
5. 定值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15%(k=2)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处理:准确称取2.00-3.00g样品于滴定杯中
2. 溶剂添加:加入30mL冰乙酸-异辛烷混合溶剂
3. 反应启动:加入0.5mL饱和碘化钾溶液,立即加盖避光反应60s
4. 滴定设置:初始添加量0.5mL,最小添加量0.05mL
5. 空白试验:每批次样品需进行试剂空白测定
6. 结果计算:过氧化值(g/100g) = (V-V₀)×C×0.1269/m×100
特别说明 1. 避光要求:整个操作过程需避光进行
2. 反应时间控制:碘化钾加入后必须精确控制反应时间60±5s
3. 溶剂纯度:冰乙酸需预先测试过氧化物空白值
4. 温度影响:环境温度超过25℃需使用冷却水浴
5. 当过氧化值>0.15g/100g时,应减少取样量至1.0-2.0g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