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瓜子中酸价分析质控样
-
酱油中总酸分析质控样
QC-CD-004 | 见证书
-
植物油中酸价分析质控样
QC-EO-001 | 见证书
-
奶粉中酸度分析质控样
QC-MK-002 | 见证书
-
食醋中总酸分析质控样
QC-CD-012 | 见证书
-
鱼油中酸价分析质控样
QC-HF-003 | 见证书
-
桃酥中酸价分析质控样
QC-BF-013 | 见证书
-
尿中碘分析质控样
MCS-16595 | 1.25mg/kg
-
尿中碘分析质控样
MCS-16595 | 1.25mg/kg
-
尿中镉分析质控样
MCS-16395 | 见证书
-
醋中丙酸分析质控样
NCS190074 | 见证书
-
鱼油中酸价分析质控样
QC-HF-003 | 见证书
-
桃酥中酸价分析质控样
QC-BF-013 | 见证书
-
芹菜粉中毒死蜱、氯氰菊酯分析质控样品
NCS192193 | 见证书
-
鱼肉粉中4种磷酸盐分析质控样品(GB 5009.256-2025)
NCS192190 | 磷酸盐、焦磷酸盐、三偏磷酸盐、三聚磷酸盐
-
乳粉中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分析质控样品
NCS192182 | 见证书
-
焙烤食品中13种防腐剂分析质控样品
NCS192140 | 见证书
-
蔬菜粉中铁、镁、铜、镉、锌分析质控样品
NCS192197 | 见证书



产品名称:炒瓜子中酸价分析质控样
规格:500g/铝箔袋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炒瓜子中酸价分析质控样
手机版:炒瓜子中酸价分析质控样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GB 5009.229-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酸价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酸价的滴定测定方法,适用于包括炒货食品在内的各类油脂及含油食品
• 适用于动植物油脂、食用油脂制品及以油脂为原料的食品(包括炒瓜子等炒货)
• 适用于酸价(以KOH计)在0~10 mg/g范围内的样品测定
• 不适用于乳化类食品(需经特殊前处理分离油脂)
1. 冷溶剂自动电位滴定法:仲裁方法,使用电位滴定仪自动判定终点
2. 热乙醇指示剂滴定法:传统方法,使用酚酞指示剂目视判定终点
• 均基于酸碱中和原理:油脂中游离脂肪酸与KOH发生中和反应
• 结果计算:酸价=滴定消耗量(mL)×KOH浓度(mol/L)×56.11/样品质量(g)
• 电位滴定法检出限(LOD):0.07 mg/g
• 电位滴定法定量限(LOQ):0.2 mg/g
• 指示剂法检出限(LOD):0.2 mg/g
• 当酸价<1 mg/g时,结果保留两位小数;≥1 mg/g时保留一位小数
1. 平行样测试:每批次样品需≥2个平行样测定,相对偏差≤10%
2. 加标回收率:每20个样品做1次加标回收,回收率应控制在85%-110%
3. 质控样频次:每批次测试需插入已知浓度质控样(如酸价质控样),结果应在证书值±2SD内
4. 空白试验:每批次至少进行2个试剂空白试验
【炒瓜子样品处理】
1. 取带壳瓜子样品去壳,粉碎机粉碎至完全通过20目筛
2. 精密称取5.0g样品,加入50mL石油醚(沸程30-60℃),振荡萃取30min
3. 过滤后40℃水浴旋转蒸发至恒重,获得待测油脂
【电位滴定法操作】
1. 精密称取3.0-5.0g油脂样品于滴定杯
2. 加入50mL异丙醇-乙醚混合液(1:1),磁力搅拌至溶解
3. 插入复合电极,用0.1mol/L KOH标准溶液滴定至电位突跃终点
4. 同时进行空白校正,滴定过程环境温度≤25℃
1. 溶剂选择:含共轭双键脂肪酸样品(如葵花籽油)必须使用异丙醇溶剂,避免乙醚干扰
2. 温度控制:滴定过程需保持环境温度≤25℃,高温会导致终点突跃不明显
3. 水分干扰:样品水分含量>3%时需预先脱水(加无水硫酸钠)
4. 电极维护:pH复合电极需每月用0.1mol/L盐酸活化,使用后立即清洗
5. 结果判定:炒瓜子酸价限量依据GB 19300-2014,熟制葵花籽≤3 mg/g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