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培养基/用于霉菌的无菌试验
-
念珠菌显色培养基
WJ6509 | 见证书
-
ISP培养基6/用于链霉菌的培养
HB8826 | 见证书
-
M1培养基/用于细菌培养
HB8652 | 见证书
-
链霉菌培养基2号斜面
BNCC372850 | 见详情
-
链霉菌培养基2号
BNCC373384 | 见详情
-
根瘤菌培养基
BNCC380913 | 见详情
-
青霉菌
BNCC117714 | 见详情
-
MH液体试管
BNCC391763 | 见详情
-
中国蓝培养基即用型平板
BNCC391618 | 见详情
-
肉汤培养基G(麦康凯肉汤)
BNCC391158 | 见详情
-
EG肉汤培养基
BNCC390941 | 见详情
-
蛋白瘤胃球菌培养基基础(含纤维二糖)
BNCC389132 | 见详情



用途:用于霉菌的无菌试验。
成分(g/L)
用法:
称取本品16.3g,加热溶解于1000ml纯化水中,分装,115℃高压灭菌30分钟或121℃高压灭菌15分钟,备用。
注:培养基中含少量硫酸镁,灭菌后可能出现微量沉淀。
霉菌培养基微生物灵敏度试验:
按标签用法制备培养基,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25-28℃需氧培养72-120小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适用范围
适用于食品中霉菌和酵母的计数检测,包括罐头、番茄制品等各类食品样品[1][2]。
核心检测方法
采用倾注平板法,要求使用拍击式均质器或均质袋处理样品,避免菌丝断裂导致结果偏差[1][2]。
检出限与定量限
标准未明确具体数值,需根据样品类型和稀释梯度确定,通常以菌落形成单位(CFU)报告[4]。
质控样品要求
需验证培养基灵敏度(如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并定期检查培养箱洁净度[2][8]。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稀释采用梯度稀释法;
2. 倾注培养基后正置平板;
3. 28℃±1℃培养5天,每日观察记录[2][4][9]。
特别说明
正置培养易污染,需使用专用培养箱、缩短开箱时间,并控制培养基冷凝水[9]。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