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基质类 混标 大豆油中脂肪酸
大豆油中脂肪酸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大豆油中脂肪酸

NIM-RM3652 Fatty Acids in Soybean Oil {{goodObj.price > 0 ? '¥' + goodObj.price : '咨询'}} ¥{{goodObj.sell_price || 0}} 咨询 每瓶1mL {{goodObj.date}} 中国计量院 {{item.norm}} 见证书 {{inventory}}
大豆油中脂肪酸介绍:


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前应先从冰箱内取出,平衡至室温后使用。准确称取10mg的样品进行皂化甲酯化,反应完成后采用10mL正己烷溶液萃取,取正己烷层溶液1mL过滤后,气相色谱质谱测定。
特征形态:液态
主要分析方法:同位素稀释质谱法
定值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规格:每瓶1mL
定级证书量值信息:
标准值不确定度(K=2)单位CAS备注
辛酸0.730.04g/100g124-07-2
癸酸1.020.06g/100g334-48-5
十一酸0.780.04g/100g112-37-8
十二酸1.040.05g/100g143-07-7
十四酸0.990.05g/100g544-63-8
十六酸9.960.30g/100g57-10-3
十八酸4.040.12g/100g57-11-4
顺-9-十八烯酸21.620.64g/100g112-80-1
顺,顺-9,12-十八碳二烯酸48.611.50g/100g60-33-3
顺,顺,顺-9,12,15十八碳三烯酸4.640.22g/100g463-40-1
二十酸0.390.03g/100g506-30-9
顺-11-二十烯酸0.210.02g/100g5561-99-9
二十二酸0.490.03g/100g112-85-6

应用领域:食品/食品添加剂及限量物质
保存条件:-20℃冰箱中保存,冷链运输。
研制单位名称: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大豆油中脂肪酸

手机版:大豆油中脂肪酸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 5009.1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大豆油等食用油脂及含油脂食品中37种脂肪酸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包括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核心检测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GC)进行分离与检测,通过脂肪酸甲酯化处理,使用极性色谱柱(如CP-Sil 88)实现不同脂肪酸的分离。
检出限与定量限
单个脂肪酸的检出限(LOD)为0.05 mg/kg,定量限(LOQ)为0.2 mg/kg;需通过标准曲线法验证线性范围(0.2-50 mg/L)。
质控样品要求
每批次样品需添加平行样、空白样及加标回收样,加标回收率应控制在85%-110%,相对标准偏差(RSD)≤10%。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前处理:大豆油经氢氧化钾-甲醇溶液甲酯化,生成脂肪酸甲酯(FAME);
2. 气相色谱条件: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60℃,程序升温从60℃升至220℃;
3. 峰面积定量:采用内标法(如C11:0甲酯)进行定量计算。
特别说明
1. 避免使用含塑料材质的容器储存样品,防止脂肪酸污染;
2. 甲酯化反应需在无水条件下进行,防止水解;
3. 色谱柱需定期老化以保持分离效果。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