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萘析商城
当前位置: 首页 标准物质 菌种 标准菌株 米曲霉 Aspergillus oryzae CICC 41206
米曲霉 Aspergillus oryzae CICC 41206_
图片仅供参考,具体产品以实物为准!

米曲霉 Aspergillus oryzae CICC 41206

CICC 41206
Aspergillus oryzae
¥1200
¥1200
见证书
CICC
见证书
0
米曲霉 Aspergillus oryzae CICC 41206介绍:

  • 平台资源号:1511C0005000007118
  • 菌株保藏编号:CICC 41206
  • 中文名称:米曲霉
  • 拉丁名称:Aspergillus oryzae
  • 模式菌株: 否
  • 来源历史:←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分离(3.555)
  • 收藏时间:2007-12-28
  • 原始编号:SP1-82
  • 特征特性:察氏琼脂培养基30℃培养7天,菌落圆形、黄绿色、表面紧密、孢子稠密,边缘白色绒毛状、不整齐,3-5cm;背面培养基颜色暗浅黄色。分生孢子球形、光滑,2.23-4.22µm。化能异养;嗜温;趋酸;兼性厌氧。产蛋白酶。
  • 参考用途:酿造酱油。
  • 生物危害程度:四类
  • 致病对象:无
  • 分离基物:麸曲
  • 采集地:四川郫县红光酿造厂

说明书下载: 菌种说明书    打管说明书
米曲霉 Aspergillus oryzae CICC 41206培养条件:

  • 培养基:0014 PDA培养基
  • 马铃薯浸提液1000.0 mL
    葡萄糖20.0 g
    琼脂15.0 g
    pH自然

    马铃薯浸提液:取去皮马铃薯200.0 g,切成小块,加水1000.0 mL煮沸30 min,滤去马铃薯块,将滤液补足至1000.0 mL。以上成分121℃,灭菌15 min。液体培养基不加琼脂。推荐使用成品培养基。
  • 培养温度:28~30℃
  • 需氧类型:好氧
米曲霉 Aspergillus oryzae CICC 41206参考文献: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米曲霉 Aspergillus oryzae CICC 41206

    手机版:米曲霉 Aspergillus oryzae CICC 41206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国家标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
    适用范围 适用于食品及原料中霉菌和酵母的计数检测,包含米曲霉等真菌的定量分析。
    核心检测方法 倾注平板法或涂布平板法,采用孟加拉红培养基或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进行培养。
    检出限与定量限 检出限为1 CFU/g(或mL),定量范围为101~105 CFU/g(或mL)。
    质控样品要求 需使用标准菌株(如米曲霉)作为阳性对照,空白对照及平行样检测偏差需≤15%。
    关键实验步骤 1. 样品均质与稀释;
    2. 培养基制备与灭菌;
    3. 接种与培养(25~28℃,5~7天);
    4. 菌落形态学鉴定。
    特别说明 需注意培养基选择性,避免细菌干扰;菌落计数时需区分霉菌与酵母。
    行业标准《微生物菌种常规保藏技术规程》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SN/T 2632-2010《微生物菌种常规保藏技术规程》
    适用范围 适用于米曲霉等工业微生物菌种的短期保藏及活性验证。
    核心检测方法 斜面低温保藏法(4℃)或甘油管保藏法(-80℃),定期检测存活率。
    质控样品要求 保藏菌种需标注代数、日期及纯度,每3个月进行复苏验证。
    关键实验步骤 1. 菌种活化与纯化;
    2. 保藏介质制备;
    3. 无菌分装与密封;
    4. 定期复苏检测。
    特别说明 长期保藏建议结合冷冻干燥法,避免反复冻融影响菌种活性。
    国家标准《工业微生物菌种质量评价规范》
    标准名称及标准号 GB/T 38569-2020《工业微生物菌种质量评价规范》
    适用范围 适用于工业用米曲霉菌株的遗传稳定性、代谢活性及安全性评价。
    核心检测方法 基因组稳定性分析(如RAPD标记)、产酶能力测试及毒性基因筛查。
    质控样品要求 需提供菌种来源、基因背景及历史检测数据,检测批次内变异率≤5%。
    关键实验步骤 1. 菌株DNA提取与PCR扩增;
    2. 目标代谢产物定量;
    3. 生物安全性测试。
    特别说明 重点关注菌株遗传漂变及潜在产毒风险,需定期复核关键代谢指标。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