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溶血性弧菌成套生化鉴定管(HRGB)/用于副溶血性弧菌的生化鉴定
-
副溶血性弧菌成套生化鉴定管(HRGB)/用于副溶血性弧菌的生化鉴定
SHBG02-1 | 见证书
-
无盐胰胨水/用于副溶血性弧菌生化鉴定
GS013 | 见证书
-
3%NaCl蔗糖/用于副溶血性弧菌生化鉴定
GB118 | 见证书
-
无盐胰胨水/用于副溶血性弧菌生化鉴定
GS013 | 详见说明
-
无盐胰胨水/用于副溶血性弧菌生化鉴定
GS013 | 见证书
-
3%氯化钠甘露醇/用于副溶血性弧菌的生化鉴定
GB115 | 见证书
-
副溶血弧菌
BNCC138541 | 见详情
-
副溶血弧菌
BNCC138541 | 见详情
-
副溶血弧菌
BNCC195687 | 见详情
-
副溶血性弧菌生化鉴定试剂盒
BNCC366546 | 见详情
-
血副球菌
BNCC367942 | 见详情
-
副溶血弧菌
BNCC379712 | 见详情
-
MH液体试管
BNCC391763 | 见详情
-
中国蓝培养基即用型平板
BNCC391618 | 见详情
-
肉汤培养基G(麦康凯肉汤)
BNCC391158 | 见详情
-
EG肉汤培养基
BNCC390941 | 见详情
-
蛋白瘤胃球菌培养基基础(含纤维二糖)
BNCC389132 | 见详情



用途:用于副溶血性弧菌的生化鉴定。
添加剂:需配套添加1盒HB8281 V-P试剂盒使用。
使用说明:
1.实验准备:
从包装盒中取出安瓿瓶,用砂轮在瓶颈上划一圈,朝易折点(瓶颈上方蓝点),反方向用力折开安瓿瓶,插入安瓿瓶试管架中。如果染菌或变色,则不能使用,重新拿一支。
2.接种方法:
从选择性琼脂平板(TCBS琼脂或弧菌显色培养基)上至少选取3个典型菌落或可疑菌落,划线接种到3%氯化钠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平板进行纯化培养(36±1℃培养18-24h),取纯化菌落做氧化酶试验和接种3%氯化钠三糖铁琼脂、嗜盐性试验、3%氯化钠甘露醇、3%氯化钠赖氨酸脱羧酶、3%氯化钠氨基酸脱羧酶对照、3%氯化钠V-P半固体和3%氯化钠ONPG。本成套生化鉴定管不含3%氯化钠三糖铁琼脂。请参照GB/T4789.7标准判断结果。
直接接种:用接种针从平板上挑取已纯化培养的同一菌落接种于需要试验的生化管中。
菌悬液法:
取一内盛2ml无菌水或无菌生理盐水试管,用接种针从纯化培养的平板上挑取单个菌落至无菌水中仔细研磨制成0.5麦氏浊度的均一细菌悬液,滴入需要试验的试管中,每管3滴。其中固体和半固体生化管采用穿剌接种。
3.接种完后放36℃±1℃培养。(用封口膜封口,封口膜应用75%酒精擦拭灭菌,成套生化管中附带有)
每盒包括:
无盐胰胨水2支、6%氯化钠胰胨水2支、10%氯化钠胰胨水2支、8%氯化钠胰胨水2支,3%氯化钠VP半固体培养基2支、3%氯化钠甘露醇2支、3%氯化钠赖氨酸脱羧酶2支、3%氯化钠氨基酸脱羧酶对照2支、氧化酶试纸1包、3%NaCl ONPG 2支共10种生化鉴定管并含无菌液体石蜡1支。
需滴加试剂明细表
副溶血性弧菌成套生化鉴定管(新国标)质量控制:
按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接种后置36±1℃培养。(用封口膜封口,封口膜应用75%酒精擦拭灭菌,成套生化管中附带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2. 生化鉴定:通过氧化酶试验、嗜盐性试验、糖发酵试验(如葡萄糖、蔗糖)等成套生化反应管进行鉴定。
3. 血清学试验:必要时通过特异性抗血清进行分型验证。
2. 定量检测:通过平板计数法,检测限为10 CFU/g(或mL)。
2. 阴性对照:使用非目标菌(如大肠埃希氏菌)确保特异性。
3. 培养基质控:每批次需检测无菌性及促生长能力。
2. 选择性分离:划线接种TCBS平板(37℃, 18-24h),观察典型菌落(蓝绿色、直径2-3mm)。
3. 生化试验:挑取可疑菌落接种生化鉴定管,观察反应结果(如氧化酶阳性、3% NaCl生长)。
2. 结果判读:生化反应需在18-24h内完成,避免假阳性/阴性。
3. 血清分型:仅对临床或溯源需求样本进行,常规检测可不包含。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