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生化套装/用于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生化鉴定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国药典)/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增菌培养
HB0253-71 | 见证书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冻干兔血浆/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浆凝固酶试验(GB、SN标准)
HB4117-4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琼脂(含氯霉素)(EP标准)/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分离培养
HB8407-2 | 见证书
用于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生化鉴定。
添加剂:
需配套添加 1盒 HB8279 Kovacs 氏靛基质试剂盒
需滴加试剂明细表
使用说明书请点击链接下载: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生化套装质量控制:按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接种后置36±1℃培养。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GB 4789.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定性检验,包括预增菌、选择性增菌、分离培养及生化鉴定等步骤。涵盖肉制品、乳制品、蛋制品、蔬菜水果等各类食品基质[6][8]。
采用三重检测体系:
1. 初筛试验:EC肉汤预增菌(36℃±1℃,18-24h)
2. 选择性增菌:MAC/CT-SMAC平板分离
3. 确认试验:生化反应(三糖铁琼脂、赖氨酸脱羧酶等)结合PCR毒力基因检测[6][8]
最低检出限为1CFU/25g(mL),定量检测需结合MPN计数法。样品稀释梯度建议设置3个连续十倍梯度,每个梯度接种3管EC肉汤[6][8]。
每批次实验需包含阳性对照(ATCC 25922)和阴性对照(无菌生理盐水)。冷冻样品解冻需在45℃以下水浴15min,干燥样品需无菌称取后加入缓冲蛋白胨水活化[6][8]。
1. 样品处理:25g样品+225mL缓冲蛋白胨水均质
2. 选择性增菌:转种EC肉汤44.5℃±0.2℃培养20h
3. 平板分离:MAC琼脂划线培养18-24h
4. 生化确认:三糖铁琼脂反应观察(斜面红/底层黄)[6][8]
需区分致泻型与非致泻型大肠埃希氏菌,重点关注eae、stx1/2等毒力基因。冷冻样品需避免反复冻融,含防腐剂样品需适当中和处理。实验环境应满足生物安全二级要求[6][8]。
SN/T 2797-2011 食品中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测 MPCR-DHPLC法
适用于进出口食品中五种致泻大肠埃希氏菌(ETEC、EPEC、EHEC、EIEC、EAEC)的快速筛查,特别适用于通关时效要求高的口岸检测[2]。
采用多重PCR结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同时检测lt/st、eae、stx1/2、ipaH、aggR等特征基因。PCR扩增与DHPLC分析需在独立分区完成[2]。
方法灵敏度达10² CFU/mL,定量检测需配套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标准曲线需用已知浓度的DNA梯度制作[2]。
每批检测应包含阳性对照(含所有靶标基因的混合DNA)和阴性对照(无菌水)。DNA提取需使用经验证的试剂盒,OD260/280比值需在1.8-2.0之间[2]。
1. 核酸提取:煮沸法或柱式法提取细菌DNA
2. 多重PCR:94℃预变性5min,35循环扩增
3. DHPLC分析:50℃洗脱温度,0.9mL/min流速
4. 峰型判定:与标准菌株色谱峰保留时间比对[2]
需注意引物二聚体干扰,建议每次运行前进行柱效验证。DHPLC设备需每周用75%乙腈冲洗维护,防止色谱柱污染。阳性结果需经传统培养法确证[2]。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