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基/用于支原体的培养(含葡萄糖;不含精氨酸、酚红)
-
支原体肉汤培养基(不含葡萄糖)
BNCC367740 | 见详情
-
原代肌腱培养体系
BNCC367956 | 见详情
-
YM液体培养基
BNCC371896 | 见详情
-
沙眼衣原体培养基
BNCC377705 | 见详情
-
疱肉液体培养基
BNCC360847 | 见详情
-
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基
BNCC376171 | 见详情
-
糖原
ZHC-682486 | 见证书
-
MH液体试管
BNCC391763 | 见详情
-
中国蓝培养基即用型平板
BNCC391618 | 见详情
-
肉汤培养基G(麦康凯肉汤)
BNCC391158 | 见详情
-
EG肉汤培养基
BNCC390941 | 见详情
-
蛋白瘤胃球菌培养基基础(含纤维二糖)
BNCC389132 | 见详情



用途:用于支原体的培养(含葡萄糖;不含精氨酸、酚红)。
成分(g/L)
用法:
称取本品30.0g,加热溶解于800ml纯化水中,121℃高压灭菌15分钟,冷至50℃左右时,无菌操作加入灭活小牛血清或马血清200ml和青霉素80万单位,混匀,分装无菌试管,备用。
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基(不含精氨酸)微生物灵敏度试验:
按标签用法制备培养基,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36±1℃需氧培养7-14天。
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基管(8ml)-点击查看产品详情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2. 指示细胞培养法:将供试品接种于Vero细胞,使用Hoechst 33258染色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支原体DNA附着情况[1][3]。
2. 口腔支原体(ATCC 23714)检测灵敏度需达10-4,通过变色单位试验法验证[2][3]。
2. 菌种需经培养基传代培养至变色,盲传两代后用于灵敏度验证[3][5]。
2. 接种培养:每支培养基接种0.5~1.0ml供试品,36℃±1℃培养21天,第7天进行次代培养[3][5][7]。
2. 初次检测疑似阳性时需以加倍供试品量复试,若仍阳性则判定不合格[3][7]。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