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I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生化鉴定条/用于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生化鉴定(GB4789.6标准)
-
Elek氏培养基/用于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毒素测定(GB标准)
HB8516 | 见证书
-
硫化氢生化管/用于肠杆菌科的生化鉴定
GB065 | 见证书
-
乳糖发酵管/用于大肠杆菌生化鉴定
GB004 | 见证书
-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生化套装/用于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生化鉴定
SHBG14-1 | 见证书
-
HBI大肠杆菌生化鉴定条/用于大肠杆菌的生化鉴定(GB4789.38标准)
HBIG13 | 见证书
-
菌种鉴定服务
BNCC347699 | 见详情
-
大肠埃希氏菌
BNCC186347 | 见详情
-
MH液体试管
BNCC391763 | 见详情
-
中国蓝培养基即用型平板
BNCC391618 | 见详情
-
肉汤培养基G(麦康凯肉汤)
BNCC391158 | 见详情
-
EG肉汤培养基
BNCC390941 | 见详情
-
蛋白瘤胃球菌培养基基础(含纤维二糖)
BNCC389132 | 见详情



用于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的鉴定每条包括:三糖铁琼脂、蛋白胨水(色氨酸肉汤)、尿素酶、氰化钾试验生化管、氰化钾实验对照生化管、氧化酶共6种生化反应。(需Kovacs靛基质试剂、无菌液体石蜡)(GB4789.6标准)
添加剂:每盒鉴定条需配套1盒 HB8279 kovacas靛基质试剂盒。
使用方法:
1.实验准备:
从包装盒中取出一条生化鉴定条,打开盖子,用打孔器开孔或直接把膜撕掉。如果染菌或变色,则不能使用,重新拿一条。注:打孔器用75%酒精擦拭后使用。
2.接种方法:
从弱选择性琼脂平板(EMB琼脂、麦康凯琼脂)上选取数个典型菌落或可疑菌落,划线接种到营养琼脂平板进行纯化培养(36±1℃培养18-24h),取纯化菌落接种到三糖铁琼脂、蛋白胨水、尿素、氰化钾、氰化钾对照、氧化酶试纸。其它的生化管是否进行接种,请参照GB4789.6-2016标准判断结果。
菌悬液法:
取一内盛2ml无菌水或无菌生理盐水试管,用接种针从营养琼脂平板上挑取单个菌落至无菌生理盐水中仔细研磨制成0.5麦氏浊度的均一细菌悬液,每孔加入100ul菌悬液。
3.接种完后做好标记,盖上盖子,放入底托中,放置36℃±1℃培养。
4.培养结束后,放在记录卡上观察。
产品名称
结果判断
培养时间(h)
备 注
阳性
阴性
三糖铁琼脂
-
-
18-24
大肠埃希氏菌:斜面产酸或不产酸(黄色或红色),底层产酸(黄色)
蛋白胨水
红色环
不变色或黄色
18-24
加Kovacs氏靛基质试剂2-3滴。
尿素
红色
不变色或黄色
18-24
/
氰化钾试验生化管
生长,变混浊
不生长
18-24
氰化钾对照生长,溶液变混浊时,氰化钾不生长为阴性,生长为阳性。
氰化钾试验对照
生长,变混浊
不生长
18-24
/
氧化酶试纸试验
蓝色或蓝紫色
不变色
/
将氧化酶试纸用蒸馏水浸湿,用细玻璃棒或一次性接种针挑取单个菌落涂在试纸上。在30s内变为蓝色或蓝紫色为强阳性,2min内不变色为阴性。
HBI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生化鉴定条质量控制:
按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接种后置36±1℃培养。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2. 血清学分型:采用特异性抗血清鉴定O抗原和H抗原
3. 分子生物学检测:PCR技术检测毒力基因(如eae、stx、ipaH等)[6]
• 定量分析:适用于活菌浓度≥10 CFU/g的样品
2. 阴性对照:非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3. 培养基质控:每批次需验证选择性和特异性[3]
2. 选择性增菌:转种EC肉汤44.5℃培养24小时
3. 分离培养: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筛选典型菌落
4. 确证试验:氧化酶试验阴性,葡萄糖发酵产酸产气
2. 检测食品中O157:H7时需增加山梨醇发酵试验
3. 冷冻样品需在45℃以下快速解冻并立即检测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