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QC-15-02模拟乳粉霉菌酵母菌质控样品
-
FTQC-02-01菌落总数质控样品
CICC B0012 | 104CFU/mL~105CFU/mL
-
FTQC-05-01志贺氏菌质控样品
CICC B0112 | 阳性
-
FTQC-15-01霉菌和酵母计数质控样品
CICC B0261 |
-
FTQC-15-02模拟乳粉霉菌酵母菌质控样品
CICC B0271 |
-
FTQC-35-01乳酸菌计数质控样品
CICC B0321 |
-
FTQC-75-01菌落总数质控样品
CICC B0421 | 102~104CFU/mL
-
青霉菌
BNCC341625 | 见详情
-
JJF-001菌落总数标准样品
CICC B1082 | 30~300CFU/0.1mL
-
50094-PQA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定量标准菌株
CICC C1085 | 110~1100 CFU/支
-
98001-PQA白色念珠菌定量标准菌株
CICC C1075 | 110~1100 CFU/支
-
98003-PQA黑曲霉定量标准菌株
CICC C1065 | 110~1100 CFU/支
-
64941-PQA生孢梭菌定量标准菌株
CICC C1055 | 110~1100 CFU/支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适用于乳粉、乳制品及其原料中霉菌和酵母菌的计数检测,包括发酵乳、奶油、干酪等需控制微生物污染的食品[2][3]。
1. 培养基选择:孟加拉红培养基(抑制细菌)或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需添加氯霉素)[2]
2. 计数方法:菌落形态区分霉菌(绒毛状)与酵母菌(光滑),计算两个平板菌落数平均值并乘以稀释倍数[2]。
1. 检出限:1 CFU/g(mL)(适用于所有样品类型)
2. 定量限:10 CFU/g(mL)(需满足平行样误差≤15%)[3]。
1. 均匀性:霉菌酵母菌分布差异≤0.5 log CFU/g
2. 稳定性:-20℃保存6个月浓度变化≤±0.3 log CFU/g
3. 浓度范围:建议包含10²~10⁴ CFU/g梯度[1][2]。
1. 样品处理:固体样品按1:10稀释(25g样品+225mL无菌生理盐水)
2. 梯度稀释:至少制备10⁻¹~10⁻³三个连续梯度
3. 培养条件:28℃±1℃培养5~7天,每日观察菌落生长[2][3]。
1. 霉菌与酵母菌需分开报告,不可合并计数
2. 若出现蔓延菌落覆盖平板1/2面积,需重新检测
3. 检测人员应通过微生物计数能力验证(Z比分值≤2)[2][3]。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