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检革兰氏阴性细菌鉴定系统/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鉴定(GB/T 4789.5/GB/T 4789.6/GB/T 4789.7/GB/T4789.8/GB/T 4789.36/GB/T 4789.40)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国药典)/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增菌培养
HB0253-71 | 见证书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冻干兔血浆/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浆凝固酶试验(GB、SN标准)
HB4117-4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琼脂(含氯霉素)(EP标准)/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分离培养
HB8407-2 | 见证书
1盒 HB8281 V-P试剂盒
1盒 HB8279 kovacas靛基质试剂盒
1盒 GS070 无菌液体石蜡
存储:2~8℃,避光保存,并在有效期内使用。为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实验应在无菌环境下进行。
需滴加试剂明细表
博检革兰氏阴性细菌鉴定系统的质量控制:按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接种后置36±1℃培养。
博检革兰氏阴性细菌鉴定系统原理及使用方法: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一、适用范围
二、核心检测方法
三、检出限与定量限
四、质控样品要求
2. 平板计数法质控需避免菌落蔓延(可添加0.001% TTC),且需排除碎片干扰[2];
3. 比浊法要求菌悬液均一无杂质[2]。
五、关键实验步骤
2. 染色流程:结晶紫染色1分钟→碘液固定1分钟→乙醇脱色10秒→藏红花复染1分钟[1];
3. 显微镜观察:油镜1000倍下检查染色结果与形态特征[1];
4. 定量分析:按平板计数法稀释样本,选择30~300菌落数的平板进行统计[2]。
六、特别说明
2. 染色结果受操作熟练度影响显著,需定期进行人员比对[1];
3. 真核病原体(如酵母)可能干扰鉴定,需结合形态学差异区分[1];
4. 平板计数法不适用于无法形成菌落的微生物[2]。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