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检革兰氏阴性细菌鉴定系统/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鉴定
-
革兰氏阴性菌增菌液/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增菌培养
HB8643-1 | 见证书
-
麦芽糖/用于单增李氏菌生化鉴定
SN017 | 见证书
-
三号胆盐/用于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
HB8287 | 见证书
-
去氧胆酸钠/用于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
HB8294 | 见证书
-
猪胆粉/用于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
JX143 | 见证书
-
菌种鉴定服务
BNCC347699 | 见详情
-
索氏梭菌
BNCC186212 | 见详情
-
MH液体试管
BNCC391763 | 见详情
-
中国蓝培养基即用型平板
BNCC391618 | 见详情
-
肉汤培养基G(麦康凯肉汤)
BNCC391158 | 见详情
-
EG肉汤培养基
BNCC390941 | 见详情
-
蛋白瘤胃球菌培养基基础(含纤维二糖)
BNCC389132 | 见详情



使用请配套购买:
1盒 HB8281 V-P试剂盒
1盒 HB8279 Kovacas靛基质试剂盒
1盒 GS070 无菌液体石蜡
本系统由青岛高科园海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山东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同研发设计,经相关部门验证完全符合GB/T 4789.4、GB/T 4789.5、GB/T 4789.6、GB/T 4789.7、GB/T4789.8、GB/T 4789.36、GB/T 4789.40,具有与API20E和VITEK GNI+相同的鉴定效果,可广泛用于革兰氏阴性细菌的鉴定。
原理:
不同种属的细菌具有不完全相同的生化特征。本系统选取21种典型生化试验,并把生化反应的结果转换为一个8进制数,通过提供的标准数据库查询系统可得到实验菌株归属的相对概率、T值和R值,对菌株的归属进行一定程度的鉴定。
生化鉴定系统组成:
本系统含20孔生化鉴定条及一个氧化酶试纸条,分别为ONPG、精氨酸(ADH)、赖氨酸(LDH)、鸟氨酸(ODC)、柠檬酸(CIT)、硫化氢(H2S)、脲酶(URE)、乳糖(LAC)、吲哚(IND)、VP、明胶(GEL)、葡萄糖(GLU)、甘露醇(MAN)、肌醇(INO)、山梨醇(SOR)、鼠李糖(RHA)、蔗糖(SAC)、蜜二糖(MEL)、苦杏仁甙(AMY)、阿拉伯糖(ARA)、氧化酶(OX)。
附品:
5个采血针、5张记录卡、1份使用说明书。
所需试剂及仪器
仪器: 1根接种环、2个100μl无菌枪头、1支100μl移液器、混匀器、酒精灯、冰箱、培养箱、记号笔。
试剂: 无菌液体石蜡、0.85%NaCl生理盐水、1套VP试剂、1支Kovacs氏靛基质试剂。
建议使用海博公司产品。
其它:1个营养琼脂或胰蛋白胨大豆琼脂平板。
存储条件:2~8℃,避光保存,并在有效期内使用。为保证实验的有效性,实验应在无菌环境下进行。
需滴加试剂明细表
博检革兰氏阴性细菌鉴定系统的质量控制:
按使用说明进行操作,接种后置36±1℃培养。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2. 平板计数法质控需避免菌落蔓延(可添加0.001% TTC),且需排除碎片干扰[2];
3. 比浊法要求菌悬液均一无杂质[2]。
2. 染色流程:结晶紫染色1分钟→碘液固定1分钟→乙醇脱色10秒→藏红花复染1分钟[1];
3. 显微镜观察:油镜1000倍下检查染色结果与形态特征[1];
4. 定量分析:按平板计数法稀释样本,选择30~300菌落数的平板进行统计[2]。
2. 染色结果受操作熟练度影响显著,需定期进行人员比对[1];
3. 真核病原体(如酵母)可能干扰鉴定,需结合形态学差异区分[1];
4. 平板计数法不适用于无法形成菌落的微生物[2]。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