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氏葡萄糖琼脂(含氯霉素)/用于真菌检测
-
沙氏BHI琼脂/用于真菌检测
HB0302 | 见证书
-
沙氏琼脂(含氯霉素)/用于酵母菌和霉菌计数
HB0235-13 | 见证书
-
柯氏尿素琼脂/用于细菌脲酶检测
HB4095-2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琼脂即用型平板
BNCC350785 | 见详情
-
琼脂粉
BNCC372466 | 见详情
-
察氏琼脂
BNCC378257 | 见详情
-
葡糖杆菌
BNCC136834 | 见详情
-
MH液体试管
BNCC391763 | 见详情
-
中国蓝培养基即用型平板
BNCC391618 | 见详情
-
肉汤培养基G(麦康凯肉汤)
BNCC391158 | 见详情
-
EG肉汤培养基
BNCC390941 | 见详情
-
蛋白瘤胃球菌培养基基础(含纤维二糖)
BNCC389132 | 见详情



用途:用于真菌检测。
氯霉素的作用:
氯霉素对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且对后者的作用较强。常用于真菌的选择性分离,抑菌细菌的生长发育。
成分(g/L)
用法
称取本品 65.1g,加热搅拌溶解于 1000ml 纯化水中,121℃高压灭菌 15 分钟,冷却至 50℃左右时,倾入无菌平皿,备用 。
不同细菌在沙氏葡萄糖琼脂(含氯霉素)上的生长特征
沙氏葡萄糖琼脂(含氯霉素)微生物灵敏度试验:
按标签用法制备培养基,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20-25℃需氧培养48-72小时。注:回收率计算时,用SDA琼脂做对照培养基。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适用于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含卫生巾、尿布等)的真菌菌落总数检测,特别规定采用含氯霉素的沙氏培养基进行微生物学检验[4][5]。
采用倾注培养法:取5个无菌平皿,各注入1mL样品溶液与15mL冷却至45℃的培养基,混匀凝固后25℃培养7天,计算真菌菌落总数[4][5]。
标准规定检测灵敏度为1CFU/g,定量范围10-300CFU/皿,超出范围需进行10倍梯度稀释后复测[4][5]。
每批次检测需同步进行黑曲霉ATCC16404和白念珠菌质控,要求回收率≥70%且菌落特征符合标准描述[5][8]。
①培养基pH严格控制在6.0±0.2;②样品溶液需在2小时内完成接种;③培养期间需分别于第3、5、7天记录菌落生长情况[4][5]。
①培养基中含0.05g/L氯霉素,抑制细菌生长但允许真菌增殖;②实验环境需达到生物安全Ⅱ级标准;③培养后的带菌培养基须经121℃高压灭菌后处理[4][5][7]。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