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粘菌素B用培养基/多粘菌素B效价测定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国药典)/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增菌培养
HB0253-71 | 见证书
-
冻干兔血浆/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浆凝固酶试验(GB、SN标准)
HB4117-4 | 见证书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琼脂(含氯霉素)(EP标准)/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分离培养
HB8407-2 | 见证书
用途:用于多粘菌素B效价测定。
成分(g/L)
用法
称取本品 35.5g,加热搅拌溶解于 1000ml 纯化水中,115℃高压灭菌 30分钟,备用。
多粘菌素B用培养基微生物灵敏度试验:
按标签用法制备培养基,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35-37℃需氧培养16-18小时。
注:回收率计算时,用TSA琼脂做对照培养基。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一、GB 4789.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
适用于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分离培养,多粘菌素B用培养基在该标准中作为选择性培养基使用,用于抑制杂菌并促进目标菌生长[2]。
采用增菌培养→选择性平板分离→生化鉴定流程,培养基需在36±1℃培养18-24小时,观察菌落形态和显色反应[2][7]。
检出限为1 CFU/25g样品;定量限依据样品类型和稀释倍数调整,通常采用十倍梯度稀释法进行菌落计数[2]。
每批次需同步进行阴性质控(无菌生理盐水)和阳性质控(标准沙门氏菌株ATCC 14028),回收率应≥70%[2][7]。
① 培养基pH值需严格控制在6.5-6.7;② 高压灭菌条件为121℃/15分钟;③ 添加多粘菌素B时需冷却至50℃以下以避免失活[2][7]。
培养基开封后需密封避光保存,使用前需进行性能验证。含多粘菌素B的培养基需标注有效期,过期后禁止使用[2][7]。
二、SN/T 0173-2018 出口食品副溶血性弧菌检验方法
针对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规定多粘菌素B肉汤基础(SCPB)作为选择性增菌培养基[7]。
采用碱性蛋白胨水预增菌→SCPB选择性增菌→TCBS平板分离的三步法,增菌时间8-18小时[7]。
最低检出限为10 CFU/g,定量分析时需进行MPN法计算,置信区间为95%[7]。
每批次需同时检测阳性质控株(ATCC 17802)和阴性质控株(大肠杆菌ATCC 25922),生长符合率应≥90%[7]。
① 培养基配制需添加20g/L NaCl;② 多粘菌素B添加量为25000单位/100ml;③ 分装体积误差需≤2%[7]。
强调培养基中NaCl浓度对弧菌生长的特异性影响,禁止使用含碘化物的食盐配制溶液[7]。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