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胰蛋白胨大豆液体培养基(mTSB)/用于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样品制备和增菌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国药典)/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增菌培养
HB0253-71 | 见证书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冻干兔血浆/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浆凝固酶试验(GB、SN标准)
HB4117-4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琼脂(含氯霉素)(EP标准)/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分离培养
HB8407-2 | 见证书
用途:用于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样品制备和增菌。
检验原理:
胰酪蛋白胨、大豆蛋白胨在培养基中作为营养物质提供菌体生长所需要的氮源、维生素、生长因子等;氯化钠维持体系渗透压平衡;三号胆盐为抑制剂,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磷酸氢二钾为菌体生长提供相对稳定的酸碱缓冲体系;葡萄糖提供菌体生长所需要的碳源。
成分(g/L)
※请放置室温、避光和干燥处保存
用法:
称取本品33.0g,加热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分装,121℃高压灭菌15分钟,备用。
原理:胰酪蛋白胨在培养基中作为营养物质提供菌体细胞生长所需要的氮源、及生长因子等;葡萄糖提供细胞生长所需要的碳源;氯化钠维持体系渗透压平衡;磷酸氢二钾为菌体生长提供相对稳定的酸碱缓冲体系,三号胆盐作为抑制剂,主要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的生长。
改良胰蛋白胨大豆液体培养基(mTSB)微生物灵敏度试验:
按标签用法制备培养基,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41.5±0.5℃需氧培养18-24小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GB 4789.49-202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检验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氏菌(STEC)的检验,涵盖样品制备、增菌培养及鉴定全流程,特别针对食品微生物安全风险评估[6]。
1. 增菌培养:使用改良胰蛋白胨大豆液体培养基(mTSB)进行41.5±0.5℃需氧培养18-24小时;
2. PCR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分析志贺毒素基因;
3. 分离鉴定:结合显色培养基与生化鉴定系统确认目标菌株[6]。
未在标准正文中明确具体数值,需依据实验验证数据确定,通常需满足食品微生物限量标准要求。
1. 培养基制备:mTSB需按33.0g/1000ml蒸馏水配制,121℃灭菌15分钟;
2. 无菌验证:每批次培养基需通过阴性对照试验;
3. 阳性对照:使用标准菌株验证增菌效果[6]。
1. 样品处理:25g样品与225ml mTSB均质,41.5℃培养18-24小时;
2. 二次增菌:转种EC肉汤44℃培养20小时;
3. 核酸提取:使用磁珠分离富集装置纯化DNA;
4. 结果判读:PCR扩增曲线阈值循环数(Ct值)≤35判定为阳性[6]。
1. 本标准的mTSB配方含三号胆盐(1.5g/L)抑制杂菌,磷酸盐缓冲体系(4.0g/L)稳定pH;
2. 实验需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进行;
3. 与ISO/TS 13136:2012方法等效[6]。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