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增菌肉汤(EE)/用于肠道杆菌科细菌的选择性增菌培养(GB标准)
-
LB肉汤/用于细菌增菌培养
HB0128 | 见证书
-
MEE肉汤/用于肠杆菌的选择性增菌培养
HBY8308 | 见证书
-
KEA肉汤/用于肠球菌选择性增菌培养
HB8622-1 | 见证书
-
多粘菌素B(E)
P-36E | 详见说明
-
根瘤菌培养基
BNCC380913 | 见详情
-
肠道菌增菌液体培养基
BNCC382769 | 见详情
-
大肠杆菌
BNCC363342 | 见详情
-
MH液体试管
BNCC391763 | 见详情
-
中国蓝培养基即用型平板
BNCC391618 | 见详情
-
肉汤培养基G(麦康凯肉汤)
BNCC391158 | 见详情
-
EG肉汤培养基
BNCC390941 | 见详情
-
蛋白瘤胃球菌培养基基础(含纤维二糖)
BNCC389132 | 见详情



用途:用于肠道杆菌科细菌的选择性增菌培养(GB标准)。
成分(g/L)
检验原理:
蛋白胨提供蛋白质、维生素和氨基酸;葡萄糖提供碳源;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钾为缓冲剂;牛胆盐和煌绿为选择性抑菌剂,抑制非肠杆菌科细菌的生长。多数肠道菌对胆盐和煌绿有较强的耐受性,可在此培养基中生长,部分细菌可分解葡萄糖大量产酸,煌绿由绿色变成黄色;一些细菌还可分解葡萄糖产气,在培养基上方产生大量气泡;不发酵葡萄糖或发酵葡萄糖产酸较弱的细菌生长后,培养基仍为绿色;革兰氏阳性菌和多数非肠道菌群受胆盐和煌绿的抑制,在此培养基中不生长或生长差。
用法:
称取本品45g,加热搅拌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分装三角瓶,每瓶90ml,100℃水浴加热30分钟,迅速在流动的冷水中冷却,无需高压灭菌。
质量控制和典型特征:
本培养基配制好后为绿色液体,接种10-100个大肠杆菌于36±1℃培养18-24h,应生长良好。
肠道菌增菌肉汤中细菌的生长特征: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肠道菌增菌肉汤(EE)上被抑制不变色;
大肠埃希氏菌、阴沟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浑浊,变黄。
肠道菌增菌肉汤(EE)微生物灵敏度试验:
按标签用法制备培养基,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36±1℃需氧培养18-24小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2. 阴性对照:无菌肉汤应保持澄清
3. 培养基性能验证需每批次进行[1][3]
2. 配制后若出现沉淀需重新溶解
3. 不可高压灭菌,避免成分分解失效[1][3]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