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ml肠道菌增菌肉汤管(30ml)/用于肠杆菌科细菌的增菌培养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国药典)/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增菌培养
HB0253-71 | 见证书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冻干兔血浆/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浆凝固酶试验(GB、SN标准)
HB4117-4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琼脂(含氯霉素)(EP标准)/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分离培养
HB8407-2 | 见证书
用途:用于肠杆菌科细菌的增菌培养。
包装方式:塑料管装30ml,整托塑封包装,拿取便捷,更方便。
检验原理:
蛋白胨提供蛋白质、维生素和氨基酸;葡萄糖提供碳源;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钾为缓冲剂;牛胆盐和煌绿为选择性抑菌剂,抑制非肠杆菌科细菌的生长,同时煌绿也作为酸碱指示剂。
肠道菌增菌肉汤中细菌的生长特征: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肠道菌增菌肉汤(EE)上被抑制不变色,大肠埃希氏菌,阴沟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浑浊,变黄。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T/CNHFA 006-2022《益生菌食品活菌率分级规范》解读
该标准适用于益生菌食品的活菌率分级,要求产品在保质期内活菌率需达到分级要求(如1级标准需≥50%)[7]。
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活菌数:将样品稀释后接种至培养基,通过菌落形成单位(CFU)计算活菌率[6]。
活菌数需符合标签声明值且不低于最低要求(如双歧杆菌≥1×10⁹ CFU/g),活菌率分级定量限为≥50%(1级标准)[7][6]。
需检测外观(无异物)、活菌数、湿度(≤8%)、杂质(≤0.1%)、重金属(符合GB 2762限量)及菌株稳定性[6]。
1. 样品稀释:梯度稀释至合适浓度;
2. 培养基接种:均匀涂布并恒温培养;
3. 菌落计数:统计CFU并计算活菌率[6][7]。
贮存温度、湿度及pH值显著影响活菌率,需在标签明确标注保存条件及保质期内活菌率验证数据[7]。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