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MUG培养基/用于大肠杆菌的荧光检测(SN标准)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国药典)/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增菌培养
HB0253-71 | 见证书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冻干兔血浆/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浆凝固酶试验(GB、SN标准)
HB4117-4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琼脂(含氯霉素)(EP标准)/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分离培养
HB8407-2 | 见证书
用途:用于大肠杆菌的荧光检测。
添加剂:每1000mL哥伦比亚MUG培养基 中需加入0.1g HB0103 4-甲基伞形酮-D-葡萄糖醛酸苷(MUG)。
成分(g/L)
用法:
称取本品4.4g和0.01gMUG,加热溶解于100ml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15分钟,冷至55-60℃左右时,倾入无菌平皿,备用。
注:培养基中含少量淀粉,若灭菌前未加热煮沸溶解,灭菌后冷却可能出现少量白色沉淀。
哥伦比亚MUG培养基微生物质控结果:
按标签用法制备培养基,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36±1℃需氧培养24±2小时。注:回收率计算时,用TSA琼脂做对照培养基。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SN标准中哥伦比亚MUG培养基的应用解读
2. 接种:取增菌液划线或倾注于哥伦比亚MUG琼脂
3. 培养:35±1℃孵育18-24小时
4. 结果判读:紫外灯下观察特征性荧光[1][9]
2. 非目标菌(如部分沙门氏菌)可能产生弱荧光,需结合生化鉴定确认[9]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