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用于大肠菌群的固体平板检测(GB、SN标准)(GB4789.28-2013)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国药典)/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增菌培养
HB0253-71 | 见证书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冻干兔血浆/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浆凝固酶试验(GB、SN标准)
HB4117-4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琼脂(含氯霉素)(EP标准)/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分离培养
HB8407-2 | 见证书
用途:用于大肠菌群的固体平板检测。
成分(g/L)
检验原理: 蛋白胨和酵母浸粉提供碳氮源、维生素、生长因子和辅酶等其他营养物质;氯化钠维持均衡的渗透;乳糖为可发酵碳水化合物,可作为一种能量来源;结晶紫对革兰氏阳性菌如葡萄球菌、 白喉杆菌,以及绿脓杆菌、白念珠菌、表皮癣菌有杀灭作用,对其他革兰氏阴性菌和抗酸菌几乎无作用;中性红为指示剂;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
用法:
称取本品41.5g,加热溶解于1000ml 蒸馏水中,煮沸不要超过2分钟。取适宜稀释度样品液 1ml,加入到无菌平皿中心,将冷至45-50℃的VRBA 10-15ml倾注于平皿中。小心旋转平皿将培养基与样液充分混匀。凝固后,再加3-4mlVRBA 覆盖平板表层,翻转平板,置于36±1℃培养18-24小时。无需高压灭菌。临用时制备,不得超过3小时。
外观:
干粉培养基为淡红色粉末。
制备好的培养基为紫红色透明固态。
注意事项:
本品仅限于实验室使用。
干粉培养基出现过期、结块或变色,请勿使用。
保存条件和保质期:
干粉培养基在5-30℃下干燥避光保存,其保质期为三年。
制备好的培养基须在2-8℃干燥避光保存。
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上细菌菌落特征:
大肠埃希氏菌
紫红色菌落,可有胆盐沉淀环
弗氏柠檬酸杆菌
紫红色菌落,可有胆盐沉淀环
阴沟肠杆菌
紫红色菌落,可有胆盐沉淀环
鼠伤寒沙门氏菌
粉红色菌落,无胆盐沉淀环
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微生物灵敏度:
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36±1℃需氧培养18-24 小时。
参考文献:
1. GB4789.28-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培养基和试剂的质量要求。
2. Eaton A. D., Clesceri L. S. and Greenberg A. E., (Ed.), 1998, Standard Methods for the Examination of Water and Wastewater,20th Ed., Americ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 Washington, D.C.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GB/T 4789.38-2008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杆菌计数
适用于食品中大肠杆菌的平板计数,特别是通过检测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进行特异性鉴定[3]。
基于MUG荧光反应原理,目标菌在366nm紫外线下显示蓝白色荧光,特异性识别大肠埃希氏菌[3]。
典型检出限为1 CFU/g,定量范围依据样品稀释梯度,推荐选择2-3个连续稀释度进行平行测定[3][4]。
需同步进行阳性对照(大肠埃希氏菌ATCC 25922)和阴性对照(无菌生理盐水),验证培养基选择性和荧光反应有效性[4]。
1. 样品均质后梯度稀释;
2. 倾注45℃保温VRBA-MUG培养基;
3. 双层琼脂覆盖防止需氧菌扩散;
4. 36±1℃培养18-24小时后紫外灯判读[3][4]。
需注意10%沙门氏菌可能产生弱荧光,需结合菌落形态和验证试验确认[3]。
SN标准 大肠菌群检测技术规范
适用于进出口食品及原料中大肠菌群的快速筛查,符合国际食品贸易卫生标准要求[1]。
基于胆盐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特性,通过典型紫红色菌落和胆盐沉淀环进行初筛[1][4]。
每批次需用阴性质控(表皮葡萄球菌)和阳性质控(大肠杆菌)验证培养基抑制能力及生长特性[4]。
1. 样品液按SN标准预处理;
2. 使用含1.5%胆盐浓度的VRBA平板;
3. 需氧条件36℃培养24小时[1][4]。
胆盐浓度偏差超过±0.2%时需重新配制培养基[4]。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