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黄琼脂培养基基础/用于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培养(GB标准)
-
卵黄琼脂培养基基础/用于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培养(GB标准)
HB0262 | 见证书
-
卵黄琼脂培养基基础/用于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培养(GB标准)
HB0262 | 详见说明
-
卵黄琼脂培养基基础/用于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培养(GB标准)
HB0262 | 见证书
-
根瘤菌培养基
BNCC380913 | 见详情
-
碎肉培养基
BNCC382527 | 见详情
-
EG培养基
BNCC390931 | 见详情
-
产气荚膜梭菌
BNCC364172 | 见详情
-
MH液体试管
BNCC391763 | 见详情
-
中国蓝培养基即用型平板
BNCC391618 | 见详情
-
肉汤培养基G(麦康凯肉汤)
BNCC391158 | 见详情
-
EG肉汤培养基
BNCC390941 | 见详情
-
蛋白瘤胃球菌培养基基础(含纤维二糖)
BNCC389132 | 见详情



用途:用于肉毒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培养(GB标准)。
添加剂:每瓶需配套添加 10盒 HB8295 50%卵黄乳液 使用,每支添加于50ml卵黄琼脂培养基基础。
成分(g/L)
检验原理: 蛋白胨和牛肉粉提供碳氮源、维生素和生长因子;葡萄糖提供能源;氯化钠维持均衡的渗透压;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产气荚膜梭菌具有卵磷脂酶分解卵磷脂生成不溶性甘油酯形成乳白色的混浊带。
用法:
称取本品48.0g,加热搅拌溶解于1000ml蒸馏水中,121℃高压灭菌15分钟,冷至50℃左右时,加入50%卵黄乳液100ml,摇匀,倾入无菌平皿。
不同细菌在卵黄琼脂培养基基础上的生长特征:
金黄色葡萄球菌
乳白色菌落,无浑浊带
产气荚膜梭菌
乳白至淡黄色菌落,有较大浑浊带
卵黄琼脂培养基基础微生物灵敏度试验:
按标签用法制备培养基,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36±1℃厌氧培养18-24小时。 注:回收率计算时,用TSC琼脂做对照培养基。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2. 通过观察菌落形态(乳白色、不规则边缘)及卵磷脂酶反应(菌落周围乳浊环)进行初筛;
3. 结合革兰氏染色、动力试验及生化反应(如硝酸盐还原试验)确认菌种。
2. 定量检测:稀释法计数时,需满足平板菌落数在30-300 CFU范围内。
2. 阴性对照:培养基无菌生长且无杂菌干扰;
3. 每批次培养基需验证卵磷脂酶反应特异性。
2. 厌氧培养:使用厌氧罐或厌氧袋,37℃培养18-24小时;
3. 结果判读:乳浊环直径≥2 mm为阳性反应。
2. 若检测肉毒梭菌,需同步参照GB 4789.12-2016中厌氧培养及毒素检测要求;
3. 培养基避光保存且需在7日内使用。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