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腈中苊溶液标准物质/HJ478-2009/HJ647-2013/HJ784-2016/HJ892-2017/GB5009.265-2016
-
甲醇中苊溶液标准物质/WYJLBZ-0012
BWQ7636-2016 | 100μg/mL
-
二氯甲烷中苊溶液标准物质
SHAM_152916 | 2000μg/mL
-
2,4-D
ZHC-675230 | 见证书
-
2-己醇
ZZ-10496 | 见证书
-
2-己酮
ZZ-10497 | 见证书
-
2-壬酮
ZZ-10568 | 见证书
-
2-戊酮
ZZ-10574 | 见证书
-
乙腈中灭多威/灭多威肟混标/HJ 851-2017
NCS1603458-100B | 100μg/mL
-
正己烷中4种六六六和4种滴滴涕混标
NCS1603441-100E | 100μg/mL
-
水中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三溴甲烷
NCSZ1603691-1-C2 | 25ug/L(稀释100倍)
-
甲醇中14种挥发性卤代烃标样(甲醇中14种卤代烃)不同浓度(HJ620-2011)
BW08265d | 质控(0.4-40)μg/mL
-
甲醇中14种挥发性卤代烃标样(甲醇中14种卤代烃)不同浓度(HJ620-2011)
BW08266d | 质控1μg/mL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乙腈中苊溶液标准物质/HJ478-2009/HJ647-2013/HJ784-2016/HJ892-2017/GB5009.265-2016
手机版:乙腈中苊溶液标准物质/HJ478-2009/HJ647-2013/HJ784-2016/HJ892-2017/GB5009.265-2016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本标准适用于工作场所空气中乙腈、丙烯腈和甲基丙烯腈的现场采样及实验室检测分析,涵盖工业生产环境、实验室环境等职业暴露场所的气态污染物监测。
采用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法(GC-FID)。样品通过活性炭管吸附采集,经二硫化碳解吸后进样分析,通过保留时间定性,峰面积外标法定量[1]。
乙腈的检出限为0.5 μg/mL,定量限为1.6 μg/mL;丙烯腈检出限为0.2 μg/mL,定量限为0.7 μg/mL。方法灵敏度满足职业卫生限值检测要求。
每批次需同步测定空白样品、加标回收样品及平行样。加标回收率应控制在85%-115%,相对标准偏差(RSD)≤10%。
1. 采样:活性炭管以0.5 L/min流量采集15 L空气;
2. 解吸:用1 mL二硫化碳超声解吸30分钟;
3. 色谱条件:毛细管柱(DB-624),柱温程序升温(初始50℃保持2min,以10℃/min升至200℃),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50℃。
需注意二硫化碳的毒性防护,实验应在通风橱内操作。当样品中待测物浓度超过线性范围时,需用解吸液稀释后重新测定。
本标准规定光谱级乙腈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包装储存规范,适用于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等分析实验中作为高纯度溶剂使用[3]。
纯度检测采用气相色谱法(GC-FID),水分测定按卡尔费休法,紫外吸光度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190-400 nm波长范围内扫描。
杂质检测限≤0.0001%(GC法),水分≤50 ppm(卡尔费休法),紫外吸光度(200 nm)≤0.05 AU。
每批次产品需附出厂检验报告,包含纯度、水分、蒸发残渣、酸度等指标。实验室需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进行方法验证。
1. 气相色谱条件:DB-624毛细管柱(30 m×0.32 mm×1.8 μm),分流比50:1,检测器温度300℃;
2. 水分测定:库仑法卡尔费休仪,电解电流自动终点判定。
产品需避光保存于棕色玻璃瓶中,开封后应充氮密封以防止吸潮和氧化。不得使用塑料容器长期储存。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