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氯甲烷中16种多环芳烃混标溶液(GBT 5750.8-2023中88.1方法&GB 5009.265-2016&GB 5009.265-2021第二法LC法&GBT 23213-2008),2000μg/mL
-
乙腈中灭多威/灭多威肟混标/HJ 851-2017
NCS1603458-100B | 100μg/mL
-
正己烷中4种六六六和4种滴滴涕混标
NCS1603441-100E | 100μg/mL
-
水中一溴二氯甲烷、二溴一氯甲烷、三溴甲烷
NCSZ1603691-1-C2 | 25ug/L(稀释100倍)
-
甲醇中14种挥发性卤代烃标样(甲醇中14种卤代烃)不同浓度(HJ620-2011)
BW08265d | 质控(0.4-40)μg/mL
-
甲醇中14种挥发性卤代烃标样(甲醇中14种卤代烃)不同浓度(HJ620-2011)
BW08266d | 质控1μg/mL



您正在浏览的产品:二氯甲烷中16种多环芳烃混标溶液(GBT 5750.8-2023中88.1方法&GB 5009.265-2016&GB 5009.265-2021第二法LC法&GBT 23213-2008),2000μg/mL
手机版:二氯甲烷中16种多环芳烃混标溶液(GBT 5750.8-2023中88.1方法&GB 5009.265-2016&GB 5009.265-2021第二法LC法&GBT 23213-2008),2000μg/mL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本公司销售的所有产品仅供实验科研使用,不用于人体及临床诊断。
GB 5009.265-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多环芳烃的测定》第二法(液相色谱法)
适用于食品中16种多环芳烃的定量检测,包括萘、苊烯、苊、芴、菲、蒽等常见PAHs的测定。
采用液相色谱-荧光/紫外检测器联用技术(LC-FLD/UV)。试样经二氯甲烷提取后,通过硅胶柱或固相萃取柱净化,浓缩后经C18色谱柱分离检测。
各化合物检出限为0.1~0.5 μg/kg,定量限为0.3~1.5 μg/kg(具体数值需根据仪器性能验证)
1. 每批次样品需带基质加标样(加标浓度0.5~2倍定量限)
2. 每20个样品插入1个实验室控制样
3. 连续分析时每24小时进行中间浓度点校准
1. 样品用二氯甲烷超声提取3次(每次15mL)
2. 提取液经无水硫酸钠脱水后旋转蒸发浓缩
3. 硅胶固相萃取柱净化(6mL正己烷活化,5mL二氯甲烷洗脱)
4. 洗脱液氮吹至近干,乙腈定容
5. 液相色谱分析:流速1.0mL/min,柱温30℃,梯度洗脱
1. 第二法适用于油脂含量<2%的食品基质
2. 需特别注意苊烯和苊的分离度(要求R≥1.5)
3. 标准溶液配制需避光操作,-18℃保存
GB/T 5750.8-2023《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第8部分:有机物指标》方法88.1
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最低检测质量浓度0.002~0.02 μg/L
固相萃取富集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采用荧光和紫外串联检测器
1. 水样经0.7μm玻璃纤维滤膜过滤
2. C18固相萃取柱富集(活化:5mL甲醇+5mL超纯水)
3. 二氯甲烷洗脱(每次2mL,共3次)
4. 洗脱液氮吹浓缩至0.5mL
5. 流动相:乙腈-水梯度洗脱(0~20min:50%→100%乙腈)
GB/T 23213-2008《植物油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植物油、动物脂肪及其制品中16种PAHs的测定,定量限0.3 μg/kg
凝胶渗透色谱(GPC)净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GB 5009.26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多环芳烃的测定》(已废止)
该版本已被GB 5009.265-2021替代,主要差异:
1. 2021版增加LC-MS/MS作为第三法
2. 优化了固相萃取净化程序
3. 更新了色谱分离条件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