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uid K溶液(USP 35标准)/用于样品制备的冲洗液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国药典)/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增菌培养
HB0253-71 | 见证书
-
冻干兔血浆/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血浆凝固酶试验(GB、SN标准)
HB4117-4 | 见证书
-
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TSB)(中国药典)/一种通用的营养培养基,用于各种微生物的培养
HB4114-19 | 见证书
-
沙氏葡萄糖琼脂(含氯霉素)(EP标准)/用于霉菌和酵母菌的分离培养
HB8407-2 | 见证书
依据USP 35标准 Fluid K
Dissolve 5.0g of peptic digest of animal tissue,3.0g of beef extract,and 10.0g of polysorbate 80 in water to make 1L.Adjust the pH to obtain,after sterilization,a pH of 6.9±0.2.Dispense into containers,and sterilize using a validated process.
用途:用于样品制备的冲洗液。
成分(g/L)每1000ml Fluid K溶液中加入聚山梨酯80 10g。
Fluid K溶液微生物灵敏度试验:
按标签用法制备培养基,接种以下质控菌株,放置25℃需氧培养45分钟。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实物批次为准!
USP 35 水电导率检测标准解读
适用于纯化水、注射用水、透析用水、纯蒸汽凝结液等散装水,以及无菌纯化水、无菌注射用水等灭菌水系统的电导率检测[1][2]。
采用三阶段检测法:
1. 阶段一:非温度补偿电导率测定
2. 阶段二:搅拌后温度补偿测定
3. 阶段三:强搅拌后温度补偿测定[2]
电导率阈值随温度变化(5℃-100℃),具体限值见分阶段检测表。例如:
• 25℃时上限1.3μS/cm
• 100℃时上限3.1μS/cm[1][2]
需使用≥100ml样品量,容器需避免二氧化碳吸收和有机蒸汽污染,取样后需立即密封检测[1][2]
1. 仪器校验:使用经认证的电导率仪
2. 温度匹配:按相邻较低温度值查表
3. 数据判读:任一阶段达标即终止检测
4. 异常处理:仅最终阶段超标判为不合格[2]
① 禁止温度数据插值计算
② 在线检测需验证电导池常数
③ 二氧化碳敏感样品需惰性气体保护
④ 高温检测需补偿离子迁移率变化[1][2]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相应标准的原文为准!